-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验小分享.doc
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
壹、架構: 行動研究者:黎明國中李佳珊老師
一、名稱:
同儕排擠問題之正向管教。
二、目標:
協助班級學生重新接納被排擠的學生。
三、對象:
全班同學〈新生〉及被排擠的學生。
四、問題類型:
剛進國中的一年級暑期輔導課,班上一名女學生被大部分學生〈新生〉排擠。
五、情境說明:
這是國中一年級的暑期輔導課,採臨時編班方式,班上大部分的同學都是同一個國小的,幾乎都熟識。
班上有一位瘦弱、白白淨淨的女生〈以下簡稱甲〉,被班上的同學排擠。事情的暴發,是在課程開始後約莫半個月的一堂國文課。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剛開始,導師並沒有發現班上有排擠的情形,只是公民老師在上課時,偶爾會聽到有學生說甲:「他很髒耶~」之類的話,也不以為意,認為是同儕間的玩笑。但是有一天國文課時,因為甲沒有帶到眼鏡,看不清楚,老師便叫他坐到前面請假同學的空座位,沒料到當甲一坐到前面第一個位置,附近所有的同學都將座位往後挪一格,同時開始喧鬧不肯配合上課。
最後,國文老師只好將甲叫到外面詢問情況,並且將情形告知導師。
六、採行策略:
1、各個擊破
2、全體輔導〈聊天式柔性道德教育〉
3、安排課程融入生活教育
4、個別輔導
七、進行流程:
1、表達老師對於上課秩序的要求:
直接向學生表達已知國文課的秩序情形,並表示之後會對此事作一處理,與大家談一談,雖然非嚴聲斥責,但是讓學生了解此事的重要性,而非不了了之。
2、詢問被排擠的學生,了解當時狀況(了解被排擠學生的立場及看法):
首先,導師先詢問甲被排擠的情形,同時也詢問甲較好的同學的看法。從這兩個人的說法,導師可以得知的是一種被排擠人的立場,並且可以獲得下列資訊:
〈1〉甲對於自己真正被排擠原因了解的程度〈亦及甲認為同學排擠他的原因-同學都認為他髒〉。
〈2〉排擠如何開始的-有以前國小排擠他的同學,於現在班上要求其他人排擠他。
〈3〉帶頭排擠的Leader-先抓住有影響力的靈魂人物,才能了解事情的發生,並由影響帶頭的來牽動其他人。而據甲說法,帶頭排擠的是一位國小的男同學〈以下簡稱丙〉。
〈4〉甲開始被排斥的時間點-他自國小時就有被排擠現象。
〈5〉了解以前導師對此事的處理態度-置之不理、視為理所當然。此時身為導師就要了解事情的嚴重性,因為甲可能長期受到排擠,而使心理上已經產生許多的問題或壓力,需要適度的處理。
3、安排輔導室諮詢:
有了上述資訊可以輔助老師分析判斷該如何處理,同時因為學生本身很有意願到輔導室接受諮詢,所以導師應立即與輔導老師聯絡,安排好會談的時間,讓輔導老師可以對甲的狀況有初步了解。
至此,導師可以開始思考事情發生的原因及應對方式-根據甲的狀況,可以有兩種推測:
〈1〉這樣的排擠狀況是國小常見,一種無來由或是小事化大的排擠。
〈2〉男生有時候會故意欺負喜歡的女生。
排擠有時候是一種集體盲目的現象,一些人開始排擠,具影響力的人便會影響到班上其他人的觀感。
4、抓住重點人物,技巧性的了解前因後果(了解排擠的學生的立場及看法):
接著,導師去詢問那些班上比較有意見或是影響力。但是對於丙,可能就要思考狀況再進行,以免造成甲丙更加惡化,甚至加重排擠效應。由於丙是男生,考慮到自尊心強等原因,其他男生並非主角,只是跟著起鬨。
導師可以先從班上有影響力的女生著手,有技巧性的利用要求該生幫忙拿東西等理由,在路上詢問,而非讓全班很明顯猜到是單獨約該生〈以下簡稱丁生〉出去談。導師可以從看似比較無關的事情切入-
〈1〉老師聽到國文老師說到那天上課秩序很差,到底是怎麼回事?引導該生說到當天排擠的情形。
〈2〉再接著詢問為何會有這樣的情形?
〈3〉以一個對此事及甲毫無先備概念的態度,讓該生自己說出對於甲的觀感,了解其他人對甲的看法。
排擠的人可分為兩種:
A、國小即認識的同學認為:
〈a〉甲的衛生習慣〈習慣將擤完鼻涕的衛生紙放抽屜,經同學勸說仍不處理〉。
〈b〉為甲很常與老師說班上其他人的事,讓別人覺得他是「通風報信」者,害他們常被老師罵。
B、受到上述學生影響而開始不喜歡甲的人。
〈4〉請採用旁觀者聽取的態度,而非以指責的態度及口吻來詢問
了解事情雙面的看法後,對於事情的真正原因可以有些大膽假設,可能不只甲表面提到的覺得他髒,可以猜測的是「通風報信」是主要的原因,所以在之後如何與甲談,讓他了解另外一面的原因,同時提供他建議如何重新調整他與人相處的方式。
5、全班輔導:
利用某一個空堂-早自修,導師針對這件事情,先詢問學生的看法-當天的狀況到底是怎麼樣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記著,導師不是要一味教條式的說教或是指責,甚至不可以將詢問丁生的內容說出,否則他就會變成班上告密者,陷他於不義。
導師可以先由談到社會新聞說起,有許多的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