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种菜养鸡喂孔雀,小学教育有点“田”.doc
种菜养鸡喂孔雀,小学教育有点“田”
自从“素质教育”这个词在1985年写进《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里,三十年来就一直是教育界的热词。当年和它一起成长的80后们,如今都为人父母了,却还在为怎么教孩子发愁。
其实老师也头痛这事。现在的孩子大不同,懂事早、见识广,学校除了传授知识,还能在素质教育领域做些什么,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014年,一直提倡“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教育理念的重庆龙湖巴蜀学校在摸索多年后,大手笔开设了“校内课程实践基地”,把60余种兴趣选修课都搬进学校。儿童礼仪、小厨当家、机器人设计……素质教育这样“接地气”,孩子们放学后都不愿回家了! 让老师、父母和孩子一起劳动
真正的素质教育,一定有家校联动,是让老师、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有趣项目。
在龙湖巴蜀学校的实践基地里,最受欢迎的是“开心农场”。学校把中庭和后庭的闲散地开发成农地,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责任田”。
开设农场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在挥洒汗水中理解“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也能不出校门就亲近自然、认识更多农作物、增长知识。但学校没想到它在父母和孩子中会那么受欢迎。
同样“五谷不分”的80后父母成为农场的第一批粉丝。虽然不能亲自耕种,可是为了让父母对学校的实践基地有全面的了解,也打消部分家长关于“放学后种地会不会影响学习”的顾虑,班主任们干脆把买种子和肥土的任务交给父母。
接到任务,父母群里一下炸开了。大人们兴奋地组队去了多年没有光顾过的农贸市场,买菜籽和改良土壤用的油饼。
肥沃的土地交给了孩子们,一放学,菜地上就热火朝天。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学会了撒种和插苗,知道何时该浇水、松土、施肥,了解到不同品种的蔬果对水土阳光有不同的喜好。
而当蔬果成熟可以采摘时,老师们还会邀请幕后功臣父母们一起见证丰收时刻――这可是咱们一块劳动的成果! 种地也能促进学习
素质教育一定会与传统教育对立?李美进校长的答案是“不”。“我们坚定地认为培养兴趣、养好习惯、提高能力远比单纯地追求分数更重要。”
教一年级新生的老师王锡梅每年都会遇到诸如毛毛这样的孩子:幼升小,不适应新环境、坐不住,小动作不断,书本文具扔得满地都是,还影响了周围的同学,经常和别人闹矛盾,却怎么招呼都没用。
但一次她意外发现调皮的毛毛对开心农场特别感兴趣。他经常跑来和王老师分享新发现:“老师,我发现了一颗红色的麻椒,它昨天还是绿色的。”“老师,我知道这是艾草,姥姥会用它烙好吃的煎饼。”“老师,我知道怎么治丝瓜了,我请科学老师给丝瓜苗喷了药。”
能在只有几颗麻椒的树上发现红色的麻椒,小小年纪能认识艾草这种植物,主动想办法救治丝瓜苗,说明孩子有强烈的探索欲与求知欲。所以只要解决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这又是一个优秀的孩子。
快乐是方式、是过程,其目的仍然是学习。于是美术课时,王锡梅让孩子们把画架子搬到菜园旁,观察刚冒出地的小幼苗。利用好这些小植物,不但让毛毛回归了课堂,更带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四班的班主任老师杨健婷,也挖掘出开心农场的文学作用。
她让孩子们在日记和周记里记录下种植的每个阶段:播种、浇水、抽苗、除草……这样一来,孩子们除了学到种植技术,还在作文里记录下与同学、老师间协作的点点滴滴,收获到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喜悦。
这些充满童趣的文章最终被杨老师集结成册,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图书《我们一起成长》的一部分,孩子们别提多开心啦! 有爱的小动物饲养园
有家长向学校反映难题: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自私,不懂得分享和爱呢?
培养孩子的爱心、责任感,是让他们终生受益的事。但现实是,大多数孩子不需要怎么付出就能得到想要的,父母们又不愿让他们分担家庭事务,这样怎么能理解付出和责任的含义?于是龙湖巴蜀学校在设立实验基地时,下决心要开设一门关于爱与责任的选修课。
学校在操场旁的小树林里,修建了一所隐蔽的小动物饲养园。园里起初只有鸡鸭鹅几只家禽,孩子们围观几天后就没了新鲜劲。但二年级学生何美琳找到班主任杨健婷:“小动物们好孤单,我可不可以把家里的长毛兔带来跟它们作伴?”
何美琳的妈妈就爱养小动物,女儿自然也超有爱心。得到老师的赞许和同意后,小姑娘第二天就把长毛兔带到学校,还专门找到学校里的饲养老师嘱咐:“它喜欢吃苜蓿草,还有点怕热……”一副饲养小专家的模样。
何美琳的小小举动引起班上不少同学的效仿,他们纷纷将家里的小动物带到学校来,当饲养员成为媲美开心农场的大热课。
当饲养员能学到的事太多了。关爱小动物,可不是投喂、抚摸这么简单的事,孩子们要套上鞋套、拴上围裙、戴上口罩,跟着饲养老师学习清扫卫生、喂饲料。有孩子在清扫动物便便时受不了刺鼻的气味,抱怨“真脏”,饲养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