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胰岛素:从“纯天然”到“转基因”.doc
胰岛素:从“纯天然”到“转基因”
甘精胰岛素曾引发人们对其“导致肿瘤发生风险升高”的质疑。虽然这一指控已被否定,但人们骨子里对新药的担心却没那么快烟消云散。
胰岛素的发现,是人类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在此之前,糖尿病还是一种不治之症,正不由分说地剥夺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除了主张严格限食,医生对此束手无策,不少患者甚至死于限食带来的严重营养不良。
“纯天然”:动物胰岛素
转机发生在1921年,加拿大医生Banting和他的助手Best从狗的胰腺中提取胰岛素,次年成功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取得“肉白骨、起死人”般的神奇疗效,整个医学界为之轰动。
当时,胰岛素都是从猪、牛等家畜的胰腺中提取而得,可谓“纯天然绿色药物”。但是,每吨动物胰腺只能提取4~5克胰岛素,产量太低,价格昂贵,远不能满足广大糖尿病患者的用药需求。
另外,与人类胰岛素相比,动物胰岛素在氨基酸组成和结构上存在细微差别。作为一种外来异体物质,会受到人体免疫系统的排斥,造成药物抵抗、效价降低。再加之提纯工艺水平有限,难免掺入杂质,可能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引起动物传媒感染。
“转基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如何得到与自身一致的人胰岛素?如何批量、廉价的生产胰岛素?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科学家一直进行着不懈努力。
1955年,美国化学家Sange通过“敲碎”胰岛素、并对“碎片”进行分析和鉴定,终于搞清楚胰岛素的氨基酸排列顺序。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牛胰岛素,开启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新纪元。
但是,这种通过化学合成法得到的人胰岛素,由于成本很高,药源依然匮乏,价格仍居高不下。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基因重组技术的成熟,难题这才得到圆满解决。
办法就是“转基因”。将人类胰岛素基因植入到细菌的基因中,如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然后大量繁殖细菌,收集细菌所分泌的“人胰岛素”。由于细菌的繁殖呈指数级增长,一个转基因细菌在短短几小时后就能产生上百万的后代,这意味着人们能够以很低的成本获得几乎无限量的人胰岛素。
“再加工”:人胰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合成方式上的重大飞跃,惠及了数以亿计的糖尿病患者。而且,科技的发展从未停下脚步。
上世纪末,科学家通过改变人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研制出能更好模仿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特点的“胰岛素类似物”,这也被称为继动物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之后的“第三代胰岛素”。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对人类自己的胰岛素还要进行再加工?胰岛素类似物怎么会比我们的“原装”胰岛素更适应人?
这要从胰岛素的分泌模式说起。
超短效胰岛素
生理状态下,为了应对进餐后的血糖升高,人体的胰腺会立刻分泌胰岛素进入血液,即时发挥降糖作用。而皮下注射胰岛素与之相比,会有一个延迟的时间差。
具体说来,胰岛素经皮下注射后,开始是以六聚体的形式存在,逐渐解离为二聚体、单体,在组织间隙中扩散,最后进入血液发挥生理作用。从注射到起效,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0分钟。这就要求糖尿病患者在进餐前半小时提前注射胰岛素,否则,胰岛素就无法在正确时间和地点发挥降糖效应。
这就好比千辛万苦修筑防洪堤坝,而洪峰却在人们严防死守地点的上游早早到达,结果很容易造成溃坝,良田化为泽国。不仅餐后血糖明显升高,更为严重的是,在另一个时间点又会诱发低血糖的发生。
提前注射胰岛素,远不是听上去那么简单。打针之后到进餐,每次掐准30分钟并非易事,尤其是在焦急、繁忙状态或旅行、赴宴等外出场合。而对于一些老人、心不在焉或粗心的职场人,有时在进餐前甚至压根记不起自己有没有提前打过胰岛素,这给疾病控制带来严重隐患。
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在保留胰岛素活性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氨基酸组成和空间结构,促进胰岛素的解聚和吸收,实现注射后快速起效。
例如,将人胰岛素的B28位脯氨酸和B29位赖氨酸调换位置,所得到的产物“赖脯胰岛素”,改变了人胰岛素的自发聚合特性,从而易于解离。又如,将人胰岛素B28位脯氨酸由天门冬氨酸代替,得到新产物“门冬胰岛素”,能够同样起到迅速吸收的目的。
简而言之,这些新型超短效胰岛素,吸收和起效时间更快,患者不再受到“提前30分钟”的制约,使用胰岛素更加灵活方便,大大减少了漏用或重复用药的潜在风险。
超长效胰岛素
光有超短效还不够,胰岛素类似物还有另一个完全相反的发展方向:超长效。
还是从胰岛素分泌模式说起。我们的胰腺并非仅仅在进餐时才分泌胰岛素,而是全天候保持着脉冲式分泌的工作状态,这种持续、非进餐时的胰岛素分泌被称为基础胰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内分泌及糖脂代谢的影响.doc
- 维生素B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用于2型糖尿病的临床影响.doc
- 维生素B1和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术后腹胀、尿潴留20例临床分析.doc
- 维生素D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doc
- 维生素E联合他莫昔芬治疗特发性少弱精症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doc
- 维生素类加雷公藤治疗子宫肌瘤40例疗效观察.doc
- 维胺脂胶囊结合一清胶囊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观察.doc
- 维药新药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doc
-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宁德渔民患者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的应用.doc
- 综合ICU留置导管患者医院感染分析.doc
最近下载
- 一种窄冠带条多层缠绕搭接量计算方法及应用.pdf VIP
- 2025年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L10010022《病理学》课程标准.pdf VIP
- 【必备收藏】幼儿建构区游戏指导完整版课件-.pptx VIP
- 主题策略-【专题报告】CANSLIM4.0策略:叠加企业生命周期.docx VIP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演示、分组实验统计表.xls VIP
- GB 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docx VIP
- 插画设计-PPT课件(全).pptx
- 古代牝户手抄本雨花香PPT课件.pptx VIP
-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