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内酯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docVIP

银杏内酯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杏内酯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doc

银杏内酯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及银杏内酯低、中、高剂量组。采用一次大剂量酒精灌胃制作小鼠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来评估银杏内酯对小鼠肝脏的作用。结果:模型组血清ALT及AST水平高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动物模型复制成功。银杏内酯中、高剂量组AST、ALT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模型组肝组织MDA明显高于空白组,SOD明显低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杏内酯中、高剂量组肝组织MDA均低于模型组,SOD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银杏内酯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脏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 银杏内酯; 酒精; 氧化损伤; 保护作用   中图分类号 R28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4-0160-02   doi:10.14033/ki.cfmr.2016.24.091   酒精性肝损伤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主要肝损伤病因,过量饮酒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银杏内酯是银杏叶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银杏内酯是强效的特异性PAF拮抗剂,可与PAF竞争受体,发挥保肝的作用[1],银杏内酯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等药理作用[2]。本实验通过观察银杏内酯对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和肝组织肝脏丙二醛(MDA)、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以明确银杏内酯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40只SD雄性小鼠,体重18~22 g,购自三峡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要试剂:银杏内酯购自宜昌康正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 ml/支,批号:1408143),酒精度42%(V/V)稻花香白酒,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ALT、AST检测试剂盒,MDA、SOD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迈瑞BS-350,中国迈瑞公司),离心机(TG16-WS,上海卢湘仪公司)。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 将40只SD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五组:空白组、模型组、银杏内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   1.2.2 给药方法 空白组、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10 d,银杏内酯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采用银杏内酯0.4、0.8、1.6 g/kg灌胃,连续10 d,第11天隔夜禁食后,模型组和银杏内酯各组小鼠白酒灌胃0.016 L/kg(6.72 g/kg),空白组灌胃相同剂量的蒸馏水,3 h后处死。   1.2.3 血清AST、ALT及肝脏MDA、SOD测定 小鼠断头处死后,迅速心脏采血与分离肝脏,-80 ℃保存备用。心脏采血后,1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血清,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ALT、AST。取肝组织0.3 g,观察其病理变化,将剪碎的肝组织在玻璃匀浆管中匀浆,再将匀浆液离心1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分装待用,分别按MDA、SOD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肝组织蛋白含量,通过计算可求出样品中的MDA的含量及SOD的活力。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SPS 11.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小鼠血清AST、ALT水平比较   模型组血清ALT及AST水平高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动物模型复制成功。银杏内酯各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均低于模型组,随银杏内酯剂量增加,小鼠ALT、AST水平降低。银杏内酯中、高剂量组AST、ALT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2.2 各组肝组织MDA、SOD水平比较   模型组肝组织MDA明显高于空白组,SOD明显低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杏内酯中、高剂量组肝组织MDA均低于模型组,SOD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2.3 肝组织病理学观察   光镜观察空白组肝组织形态学正常;而模型组可见紊乱的肝细胞索,肝细胞肿胀变性,胞质疏松,胞质内可见大小不一的脂肪空泡和水样变性,小叶内片状坏死,毛细血管及汇管区内胆管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