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与储槐植教授和汪永乐博士商榷.pdf
法 律 科 学 2001年 第1期 (总第108期
也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
— — 与储槐植教授和汪永乐博士商榷
每詹垒
(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 要] 犯罪概念中的定量因素,在理论上铁乏科学根据,在实践中有弊无利。究
其根源.犯罪概念中的定量蛋素是历史的产袖,是与法制的发展水平紧密相连的 丰x无
意批判现在中国的法律制度,仅客观地论证了祀罪概念中的定量田素不是法制甲的创新,
而是涪瓤发展的滞后表现
[关键词】 刑法;定量园素;危害程度
AbsUact:Theoretle~ly.the fixed faotor of crmai~ Concept lacks scientificbases.and is
:mmlfut in practice.n】e fixed factor 0f criminal ccmcept、 a production 0f h{story、 in c,~.y~tl1.ec
tion with the deve[oprnental】 d( ]ega[system This article wil]】 n crilicize the pr~sen~Chinese
[egd s~terll,hul w-】]obj~ztive]y de.nlolmlrate thai lhe fixed factor of crimi~!~wncept is not a itz~,
:dea,bm a stagnent denims*ration of deve]opmenl of】e J sysi 】
KeyW ords:Crimina]l w:Fixed Factorsi I~2xtemt of harm
中囤分类号:DF611 文馘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307(2001)Ol一0091一(11)
笔者曾发表拙文 《犯罪概念比较研究》 ,比较英美刑法学与中国刑法学中犯罪的
社会危害性特征。文中曾引用过储槐植教授关于犯罪概念中定量因素的观点。但该文鉴
于篇幅有限,将犯罪概念中的这种定量因素的利弊留待进一步研究。今再阋储槐植教授
和汪永乐博士 《再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 (以下简称 《再》)一文,使我
颇有心得,遂就此问题再撰拙作,以与储槐植教授和汪永乐博士商榷。
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所谓定量因素,在总则中表现为新刑法第 13条但书的规定,
在分则中表现为作为各具体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一定的实际损害量,或一定的情节轻重
程度。我国刑法第 13条的规定,一般认为是对我国现阶段犯罪本质的揭露.也是对犯
罪基本特征的概括。正是因为我国刑法的这一条规定,致使我国刑法学普遍认为犯罪的
收稿日期:2000 09 06
作者简介:李居全 (1962一 ),男,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① 霞文发表于 《法学评论》1998年第2{}fJ,
@ 坎丈发丧于 《洼学评论》2000勾 2刺。
9I
本质特征是 “一定的”或 “相当程度的”或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其中 一定的”、
相当程度的”、“严重的”等,换言之,就是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现笔者
就从犯罪的社会危害 “程度”出发,来分析犯罪概念中的定量因素问题。
一
、 从理论上看,犯罪概念中的定量因素缺乏科学根据
(一)犯罪的本质与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本质是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社会危害性则是犯罪的一个特征。
所谓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的危害社会的性质。所谓社会,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
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也就是说,某一个人或几个人,甚至几个团体是不
能构成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的,因此对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甚至几个团体的危害也算不上
是具有社会危害性。但现实的社会总是具体的。每一个具体的社会,都标志着人类历史
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构
成一个具体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变电设备检修工职业认证隔离开关主刀闸工作原理GW23B-126型隔离开关说明书.pdf VIP
- QB1696-1993啤酒麦芽附录A比重与浸出物含量对照表.pdf VIP
- 《先兆流产》课件.ppt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 清洁设备操作及日常保养标准作业规程.doc VIP
- 2025年高中政治必修同步课时练 必修一 第一课 周练过关(一).pdf VIP
- 2025年中考备考: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书课后练习答案.docx VIP
- 班级卫生值日表模板.xlsx VIP
- 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专项方案.doc VIP
- 学习2025《初中生自我介绍》专题课件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