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麽是心理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什麽是心理学.doc

第一篇: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由19世紀左右發展到現在只有一百多年歷史,但對人類的影響卻無遠弗屆,從諮商輔導、學校教育、企業經營、精神醫學、生化科技、政治運作、廣告行銷到家庭關係…等,其應用範圍幾乎涵蓋個人生活的每個層面,雖然心理學的作用如此廣泛,但一般人對於心理學卻有很多誤解,不是把趣味心理測驗當成心理學,不然就是把學過心理學的人都看成是算命先生,其實心理學是一門以系統方法研究人類實際心靈、行為與心智的學問,現在,就來讓我們一起來瞭解心理學的意涵、研究成果與應用情形吧! @學習要點: 趣味心理測驗就是心理學嗎? 心理學跟算命有沒有關係? 心理學是怎麼來的? 懂心理學有什麼好處? 心理學都研究些什麼? 心理學可以看透人心? 我們常會用星座、血型或趣味心理測驗來分析別人的個性,希望看透對方的心理,增進感情熱度、得到長官的厚愛……,雖然每個人的目的不同,卻都希望能掌握對方與自己的個性和行為模式,以趨吉避凶,創造幸福。 趣味心理測驗準嗎? 星座、血型、趣味心理測驗甚至命理真的能讓我們掌握一個「人」?當我們用了這些工具以後,都會很自然的問一個問題:「準不準阿?這個結果真的可信嗎?」,答案則因為每個人的經驗而有很大的差異,同一個趣味心理測驗A君做完以後可能驚呼:「太準了!」但B君做卻可能只換來一句:「無聊,一點都不像我!」,其實就算是這些工具的專家,也沒有人可以斷言分析的結果有多少的符合度與預測力,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實際的研究基礎作為推斷根據。 趣味心理學與系統心理學的不同 心理學家為了說明心理學的不同,把心理學概分為沒有實際研究基礎的「趣味心理學」, 對實際現象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與原理、原則經的起驗證 可以做有效的推論 提高理解自己跟別人的能力 瞭解需求與滿足需求的方式 減少刻板印象的錯覺 增進問題解決的能力 避免傷害 提昇創造力 隨手可得 淺顯易懂 活潑有趣 @point:坊間常見的趣味心理測驗跟系統心理學的心理測驗有何不同? 系統心理學的心理測驗必須經過嚴謹的編制過程,由心理學理論出發編製問題,將不適當的問題刪除後,再請一群有表性的人做,建立比較基礎,所以,一個人做完測驗後,必須把結果跟這個基礎做比較,然後才加以解釋。所以比較準確。趣味心理測驗則只是發明人用一個簡單的假設,編幾道試題,就直接由他決定結果如何解釋,所以,往往沒有可信度。 心理學研究什麼? 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包括人的精神、心理狀態與行為,也就是人的思考、情感與行動,雖然心理學研究的對象都是人,但是不同的心理學家對人的看法不同,關心的問題和研究方式、解釋角度就會有所不同。 現代心理學的五大觀點 由於研究焦點與研究方法的不同,我們可以將現代心理學對人的看法概分為五大觀點: ◆生理心理的觀點—主要在研究腦與神經系統對於人類行為的影響,探究生理與心理的關聯,認為人受制於生理系統,遺傳與生化作用決定人的行為。 ◆心理動力的觀點—偏重在人的身心發展、情緒、行為動機、遺忘發生的情形與原因、人格發展歷程、行為異常與心理治療…等研究,研究重點在瞭解潛意識的影響力,認為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來自心理的動機,人會被本能所驅使。 ◆行為主義的觀點—偏重於人類學習方法、行為動機、社會行為以及異常行為的矯正等研究,研究可以觀察到的、明顯的外顯行為,利用刺激與行為間的關聯來建立人類行為模式,認為人跟動物沒有太大的差別,都會對外界刺激加以反應,而且可以利用學習的原理原則來改變人的行為。 ◆認知的觀點—研究人的感覺、知覺、思考、記憶、學習、語言、決策、智力等認知處理歷程,透過行為指標來研究心智歷程,探討人從環境中如何獲得、組織、儲存和使用知識的歷程,將人視為處理外界訊息並據此反應的有機體。 ◆人本主義的觀點—強調人的意識活動,而非潛意識,主張人有向上、追求自我實現的本性,人可以超越基本的生理需求而發揮潛力與創造力,使個人與社會有更美好的發展。 不同觀點的研究角度 以青少年犯罪研究為例,持不同觀點的心理學家如何進行研究:生理心理學家關心犯罪青少年在生理上是否缺少抑制行為衝動的能力;心理動力學家則希望由潛意識分析中瞭解青少年是否壓抑了某種本能;行為主義學家開始研究青少年學習犯罪行為的環境,試圖找出影響行為的刺激;認知學家研究青少年解讀訊息的方式以及問題解決策略;人本學家則試圖找出鼓勵青少年向上、自我實現的重要因素。這些心理學家們,由於對人的看法不同,所以使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來進行研究,瞭解這些不同觀點可以讓你對心理學、對人有更多元的理解角度。 五種心理學觀點的比較 項目 心理生理的觀點 心理動力的觀點 行為主義的觀點 認知的觀點 人本主義的觀點 研究焦點 腦與神經系統與人類行為的關聯 潛意識的趨力、衝突 明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