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使用权之法理重塑.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宅基地使用权之法理重塑.pdf

磕州争列 2015.05 LAⅣ ZH0U X(,E Ⅳ ■ 法 学 宅基地使用权之法理重塑 汤文平 摘 要 宅基地上农民私权之界定,一直是紧紧维系着其处分 自由的核心问题,也是安全、稳妥地实现交易之 时,必须先行厘清的关键性问题。其权利主体有待明晰,权利客体亦需在乱象中逐一敲定,甚至权利本身的取得与 丧失,取得是否 “有偿”等等,都仍是有待深入梳理的、深入解析的系统性f-I~。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主体;客体 ;权利的取得;有偿 中图分类号 D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3492(2015)05—0114—06 人所共知,我国物权法立法的重要使命是清理物权。诸如宅基地使用权之类的 “权利”此前虽已多有规 定,但有关规定大都是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式的急就章,与法典立法相去甚远。于是这些 “权利”在一些基 本性格上都面 目模糊,是否物权未尝没有争议。如果认为这些面 目模糊的 “权利”一经载人物权法即可鲤鱼 跳龙门,当然升格为完整物权,那么这种 “物权清理”的价值与 “锯箭法”没多少分别:貌似解决了问题,其实 “箭头”仍在,创伤依然。而 《物权法》第十三章显现的正是这种清理思路——寥寥四个条文,看不出任何制 度完善和创新的努力。仅就该章而言,物权法的价值已在不知不觉中大打折扣。当然,就像制度经济学所认 为的那样,在没有交易的场景里,产权界定是否清晰并不重要,只有而当产权进入流动时,对它的界定才变得 极为重要。于是我们看到,宅基地上的限制私权处分和回避权利界定竟然形成一种互为因果、互相牵制的 “玉连环”:一方面,权利界定是很有难度的,而这项高难度的工作只有在放开私权处分时才会变得迫在眉 睫;另一方面,只有对权利做好精确界定,才能安全、稳妥地放开私权处分——既然艰难的权利界定工作一时 之间完不成,私权处分的 “泄洪闸”就只好关下去了;而私权处分的闸门既然还关着,高难度的权利界定工作 岂非就不那么急迫了?面对这么一个 “玉连环”,如果被惰性所征服的话,“上策”自然只剩立法逃逸了,省掉 的是法律人的麻烦 ,增加的是农民财富不 自由、无效率的代价。笔者既主张以农民财富处分 自由为起点,就 只能直面难题 ,勉力在权利群体系视野里重塑权利群的基石——宅基地使用权。 一 、 宅基地使用权主体之辨 “家”作为微观经济体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农村的伟大改革也就是从人民公社 向 “家”的回归,所以作为 “家”在户籍上的反映,“户”就成为农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理所当然的主体, 很少有人深入体察这种以“户”为主体的权利归属形态,对私权利益的分配和变动到底有什么意义,或者反 思在公有制的场景里,按 “户”分配制度对传统中国村社之 “家”所产生的深刻冲击。而有关立法和政策则在 作者简介:汤文平,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暨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广东 广州 510632)。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 目(项 目编号:13AZD065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 目(项 目编号: 12YJC820095号);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研究项 目(项 目编号:12JNKY007号)的阶段性成果。 114 老百姓创造性的步伐之后亦步亦趋,将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一户一宅”等极不精确 (却有深刻意 义)的经验层面的东西写进条文,然后陈陈因袭、万事大吉,始终未能在私权型构的高度来反思这些做法。 “户为主体”在民法既有体系里究应如何定位,这会对权利的存续和行使造成大的影响。户既非 自然 人,亦非法人,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事主体。传统民法以共同共有解释普通的家庭财产关系,但是我国 宅基地使用权的特殊分配制度决定了,这种解释方法在宅基地上行不通。在宅基地初始分配中,有权分取宅 基地使用权的人不但是户的成员,而且也是集体的成员。当户的某一成员因升学、招干、缔结婚姻等原因脱 离户籍而失去集体成员身份时,他仍可以不失为家庭成员,从而对家庭一般财产享有共有权 (此处也显示出 户籍与家庭成员身份间的不一致性),但是他对无偿分给的宅基地是否仍然享有权利就很有疑问了,虽然现 行法对此未予交待,但是根据制度 目的的回答应是否定的。可见宅基地使用权与家庭共有财产之间存在区 别。个人财产或夫妻共有财产也不能解释宅基地使用权,例如多数农民住宅是家长在阖家分受的宅基地上 建成的,房屋应属个人财产和夫妻共有财产,可以遗嘱指定继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