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郝北镇任家垴村考察及其保护思考.pdf
第十六届中困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下)
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郝北镇任家垴村考察及其保护思考
刘冕1李晓峰2
摘要;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郝北镇任家垴村是山西境内保存相对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村落。本文在
对该村落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村落布局形态及院落特色。同时根据该树现状对其保护方式
提出设想,并进而探讨类似_平民村落”保护更新的措施。
关键词:任家垴村古村落保护
任家垴村位于太行山间、浊漳河畔的榆社县城南端偏西,西与武乡县石北乡接壤,东临太长高
速公路榆社南出口4公里,南面紧贴太焦铁路,北靠榆长公路0.5公里。据《任氏族谱》记载,该
村最早的院落始建于大明正德年间,距今约500年。时至今日,该村基本保持了完整的格局并遗存
有大量该时期古民居院落。村落由砖石窑洞和硬山木构房屋组成,依地势走向,以合院形式组合成
庞大的民居建筑群落。为研究该地区明清时期民居留下了鲜活的样本。
村落选址与结构
1村落的选址
任家垴村选址丘陵高坡地形。四面环山,中间是盆地。村落位于凹字型北山阳面山坳,整体坐
北朝南,部分房屋朝向因山势略偏西。选址类似汾西师家沟。村落房屋沿山脊南向呈线性往山脚下
布局,层楼叠院,借山势高差形成丰富的错落关系。整个村落沿一条南北向自上而下的下山道路分
布,新建的房屋分布于在山脚村口的部分。村落南面与两面有开敞的田地。可谓“藏风聚气,负阴
抱阳”。
2村落的理水
同大部分北方村落一样,该村水源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村落所在北山北面有浊漳河支
流经过,这是该村唯一可以利用的地表水。该水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水网改造前,南北村LJ各有
一口井以供饮用。现于北山顶建有蓄水池,每户通有自来水。由于该地区年降水量少,村内除部分
建筑墙基周边有简陋排水沟外,再无其他人工排水构造。该村周边所有1000亩耕地均为早地。
1刘冕,华中科技人学建筑‘i城市规划学院.硕十研究生,邮编:430074,nevanian@163.com
2李晓蜂,华中科技大学建筑1j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武汉。邮编:430074
180
第十六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下)
3村落的结构
(1)道路骨架:该村有南北向主要道路一条.宽4米。其余东西向道路沿山势而走,基本与等高
线平行,宽度不等。村落被东西向道路分割为三级台地,各级高差7.10米不等。
村落南北东向各有一个出口,其中南北向为主要进出口。北村口连接通往县城的公路,该村口
以五个杨树围成的场地为标志。南村口以太交铁路为界,村口有观音堂。
(2)礼制中心:丰可堂位于村中心。村中心为村落较高处一块视野开阔的缓坡地,场地中生有古槐
一株,现有祠堂即建于树下。据《任氏家谱》记载,“先辈为生计,曾闯鲁豫晋峡曾于峡米脂术阁堂
定居,后因明朝移民事,先人由洪洞向北迁徙,东渡黄河入晋,返回老家任家垴,从此休养生息,
繁衍子孙,如今业已二十三世。”任家垴村整个任姓家族早先由任氏三兄弟发展而来。全村除近几年
几个外姓通过结亲进入该村外,其余全部为任姓。
该村现有祠堂为2006年在原有祠堂基址以北修建。原有祠堂建于明代,为十平方大小的单间硬
山房屋。除祠堂外,村中还有祥云寺、戏台、观音堂各一座。祥云寺与戏台相对,沿南北向中轴对
称,形成合院。观音堂正处在该轴线上,位于村落南边。以上建筑均始建于明代,后于清代修缮并
保存至今。
二建筑形式
l院落
合院式是该村住宅布局的主要形式。其基本形制与山西一般四合院民居布局相同。村内各住宅
根据地形,或择平地而建院落,或靠山崖而挖窑洞,或兼而有之。以任氏祠堂为中心对全村近二十
个院落进行编号并比较发现,该村院落布局根据地形变化灵活,可分为四类。以下就其中有代表性
的四个院落进行比较分析。西一号院位于村中心以西的缓坡地上,格局为标准四合院布局。大门位
于东南角,但面东,朝向村中心。同该村其他院落大门一样,该门为单问屋宇式。南面倒座,东西
厢房以及坐北的正楼围合院落。正楼三间,东面有耳房。中部有厅房将院落分为上下院(或称内外
院)。当地人称这种布局方式为“前厅堂后楼院”,村中以这种方式布局的院落仅有(西一号院,北
二号院)两例。北三号院平面可看作西一号院的简化。不同之处仅在该院上下院用腰墙分隔,墙中
。部设垂花门连通两院。上下院有500皿n高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