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用于分子和细胞水平的临床检验与药物筛选.pdfVIP

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用于分子和细胞水平的临床检验与药物筛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用于分子和细胞水平的临床检验与药物筛选.pdf

2006年11月 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湖北·武汉 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用于分子和细胞水平的l艋床检验与药物筛选 林炳承‘,秦建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 芯片管壁涂层修饰方法。设计研制了8台分别具有激光诱导荧光、紫外、电化学和化学发光等不 同检测功能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和芯片-质谱接口。实现了双十字交叉芯片上样、整体柱亲和、酶 反应、固相萃取(SPE)、PCR反应、膜分离、电泳分离、细胞培养、单细胞分析等单元操作, 研制成微阀和微泵,实现了各种单元操作在芯片上的集成或规模集成。 按全集成DNA分析微流控芯片的要求,研制出芯片SPE,用于对自培养细胞和人全血样品 进行纯化,平均萃取效率大于80%,得到的DNA已直接通入芯片PCR和芯片电泳:与此同时, 以大量的临床实际样品为对象,以病原体基因检测、基因分型和基因突变检测为基本途径,验证 了微流控芯片进行基因诊断和遗传多态性分析的可行性。开展了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 病毒、高血压易感基因、以及肿瘤相关基因(P16基因)甲基化等临床样品的规模检测。 在蛋白,特别是糖蛋白中的糖链结构和糖型分析的基础上,制备了基于微泵、微阀控制,用 于夹心免疫分析的微流控芯片。芯片由三层组成:最上层为蚀刻有微流控通道的玻璃,中间为 道, 144个阀,可同时进行18个样品的检测,包括混合、竞争反应、洗涤、催化等在内的整体 灵敏度低于lng/mL。整个芯片制备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图1)。 以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模型,采用多层软蚀刻技术,建立了一套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系统, 用于对细胞凋亡关键事件的研究。该芯片充分利用微尺度下芯片通道内的层流混合、分流特征, 结合已有的关于芯片浓度梯度生成器的研究工作,将多种药物浓度生成、细胞培养、细胞受激、 细胞标记及多种细胞响应检测的过程集成在芯片上,实现了对阿霉素(DOX)诱导肝癌细胞 (HepG2)凋亡过程的监测(图2)。 图l微流控免疫芯片 图2微流控药物筛选芯片 aI微泵驱动免疫芯片b.微泵驱动免疫芯片 扎集成化微流控芯片b.微培养室细胞荧光检测结果 e.PDMS.玻璃药物筛选芯片 c.18通道免疫检测50ng/rnLhlgG(LIF,峰高RSD=3.5%) ’通讯联系人 33 2006年i1月 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湖北·武汉 以三氧化二砷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NB4)凋亡为模型,实现了对凋亡NB4细胞中氧化 还原状态的监测。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敏感性专用芯片。该芯片不仅 提供了活细胞微阵列,并且将细胞种植、培养、自动浓度梯度药物处理、标记和药物.细胞作用 集成在一起。研究结果显示: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水平与乳腺癌细胞的耐药相关,通过药物 处理消耗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提高药物敏感性。 参考文献: 【1]林炳承,秦建华.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6. 【2]2 Xiaomian Liu,Runtao Wu,Hui Du, Zhou,Dayu Zhong,ZhongpengDai,DapengWang,Yuguang Zhinan Xia,LipingZhang,XiaodanMei,Bingcheng 7), 3032—3039. 【3]XiuliMao,Yong Dai,Keyi Luo,ZhongpengWang,YuguangDu,Bingcheng 1-6947+ Chemistry,2004,76(23):694 Luo,Xiaomian 【4】DapengWu,Yong Zhou,ZhongpengDai,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