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片头 * 教育家:联系康熙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王侯: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李贽:反对封建专制思想;改革家: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吴虞: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 ——探寻2500年前的孔子及其身后的文化遗产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吟诵《论语》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五句《论语》经典名句 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幽兰操·孔子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世人暗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第一篇:梦之源 前548 齐国大臣崔杼弑齐庄公 前517 鲁昭公被权臣驱逐至齐国 前493 卫国内乱父子夺位 1\时代背景 ①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 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政治——诸侯争霸,新兴地主阶级变法,封建制度确立 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②阶级关系上,传统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礼崩乐坏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季氏》) 臣弑君,子杀父,少凌长,庶废嫡。 2.目的 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孔子如此概括自己的一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年份 年龄 大事记 前551 1岁 出生鲁国 前537 15岁 __________ 前522 30岁 __________ 前501 51岁 鲁定公任孔子为______ 前500 52岁 升为司空,旋升为______ 前499 53岁 以司寇摄相事 前498 54岁 隳(hui)三都失败 前497 55岁 离鲁到卫,开始________ 前484 68岁 返鲁__________ 前479 73岁 去世 活动1:阅读教材P20,完成表格填空部分 立志学习礼乐 创办私学 中都宰 司寇 周游列国 整理文化典籍、献身文教事业 第二篇:梦之路 孔子年谱(部分) (1)人穷志不短,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并终生为之奋斗; (2)忧国忧民,不畏权势,不贪富贵; (3)勤奋好学,活到老,学到老,为文化教育事业献身。 思考:在孔子追求礼乐的一生中,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仁者爱人。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曰:恭、宽、信、敏、惠。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苛政猛于虎!” 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具有进步意义。但仁爱是有等级,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1) 仁 ③方法 爱人(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 孔子思想的核心 、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忠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①含义 ②地位 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 对于普通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民本思想 ⑤评价 孔子的爱人是有等差的爱VS墨子兼爱是博爱无区别的爱 ④表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 礼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yín )如也。君在,踧踖(cú jí )如也,与与如也。 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国君还没有到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公正的样子;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不知礼,无以立也。 ——孔子 (2) 礼 ①含义: ②地位: ③方法: “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立国立身的基础 “克己复礼” 对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 对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④评价: 孔子力图维护和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奴隶制度,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 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鲁国曾发生三家执政大夫动用天子所用礼乐祭祖的事情。三家大夫分别是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所以也称为“三桓”。他们是鲁国最有权势的三大家族,其中又以季氏权势最大,专鲁国之政。根据当时周礼的规定,只有天子祭祖时才可以用八佾舞,佾是古代乐舞的行列,八佾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资料-3.3 走向世界大战 演示文稿1.ppt
- 高中历史教学资料-3.3 走向世界大战 准能.ppt
- 高中历史教学资料-3.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ppt
- 高中历史教学资料-3.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2.doc
- 高中历史教学资料-3.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4.ppt
- 高中历史教学资料-3.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6.doc
- 高中历史教学资料-3.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7.doc
- 高中历史教学资料-3.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8.ppt
- 高中历史教学资料-3.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9.ppt
- 高中历史教学资料-3.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doc
-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doc
-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2课 圣雄甘地.doc
-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doc
-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doc
-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doc
-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doc
-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1.doc
-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ppt
-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doc
-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