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人为本 读者至上——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观感.pdf
图节馆建设 2004(6) 域外采风
[文章编号]i004-3,7.5Xt2(3~4)06-0079-03
以人为本 读者至上
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观感
Library Service Based on Readers
— — 嬲 D ofHong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Library
王 云 (清华大学图书馆 北京 100084)
[摘 要] 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人格化的服务,着重对图书馆环境、特色馆藏和员工管理做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几点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图书馆 以人为本读者服务
[中国分类号]G259.2 [文献标识码] B
[Abstract】This article giv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ersonalized services in HK Polytechnic University
library and analyzes its environment,featured collection and staff management.In the end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library services in personification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Library;Personmca on:Service for readers
香港理工大学位于香港九龙半岛,其图书馆是校内的 业的馆员这些表象中所蕴藏的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
标志性建筑,我曾有幸到该馆学习和工作了一段时间,真 理念和人本精神的发扬。这在今天全社会都在倡导以人为
切地感受了它的风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图书馆的现 本的社会大环境下,对我们图书馆在读者服务工作方面更
代化程度、科学的服务模式、严格的管理制度等方面,都 加深化、细化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作用,从而使我们真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尤其难以忘怀的是理工大学图书馆 正落实 “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建立更加人性化的图书
展现出的另外一个内容:它优雅的环境、丰富的馆藏和敬 馆环境。
英国公共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社区信息服务主要是通 参考文献:
过建立专门的社区信息馆藏(Self—help Collection)来进行 1 http://www.1boro.ac.uk/departments/dils/lisu/listOO/gratOO.html/
Library Association,Community information:what libraries can do.
的,而有关的社区信息资料既可在图书馆里查找到,也可
London,Library Association,1 980
到其它相关社会机构索取,如社区中心、就业中心、青少
2 Martin,William J.Community librarianship:changing the face of public
年俱乐部、房屋租赁协会等。 libraries.London,Clive Bingley,1 989
根据英国图书馆协会的相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十三五”规划视角下理工类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pdf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的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行为现状分析.pdf
- “印度理工”的品牌印记.pdf
- “周月季年”多层次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反思——以兰州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pdf
- “因材施教”方法在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建筑学院本科二年级的教学为例.pdf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pdf
- “技术、经济与社会”:突破理工农医院校文科困境的新学科.pdf
- “政治集权,经济分权”与政府差别化税收策略研究.pdf
- “新普京时代”下理工院校俄语教学现状及经贸人才培养对策.pdf
- “有机更新”理论指导旧老建筑更新改造初探——记华南理工大学旧体育馆更新改造设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