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苗”蜡染的蝴蝶变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领苗”蜡染的蝴蝶变身.doc

“白领苗”蜡染的蝴蝶变身   蓝印花布取自南通的蓝印花布作坊,是正宗的汉地风情,但流传千载后已经难觅芳踪。而在黔东南大山深处那些名为“排倒莫”的苗寨,蓝印花布的同胞兄弟,蜡染却香火正盛。   车出丹寨县城后,行驶了十来分钟便来到一个名为杨武的小镇。这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小镇,你甚至不想多瞄一眼。   直到前方缓缓走来一位老妇人。   先听得她的声响,碎碎的步伐摇得满身银饰叮当作响。近看,她盘着发髻,一根银簪插在发髻中央。还有她背上绣花背兜里酣睡的萌孩儿。   最苗家的风情。   萌孩儿听到人语响,揉揉眼镜,从绣花兜里探出头,挺起身,露出那身蓝底白花的衣裳。   “这不就是我们要找的蜡染?”忘了寻访蜡染艺人的行程,我们临时做起了跟拍这苗家祖孙的支线任务。   蜡花小姐   老妇在村里七弯八拐,最终,走进了一间木楼。木楼新建不久,新刷桐油的木板没有经过时间的洗礼油光锃亮。我们还没有靠近,就远远看见巨大的招牌―“东方第一染”。   没想到,我们原来找到的正是丹寨县蜡染省级传承人杨芳。她正在吃午饭,身后的照片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相片墙是杨芳的光荣榜。照片上是她在世界各地的标志性风景前留念,或与肤色各异的国际友合影。唯一不变的是她的着装,永远一袭蜡染布衣。   其中一张,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身着蜡染在白宫秀技艺……“1986年,那时我正好18岁,和我们丹寨的蜡染前辈王阿勇一起受邀出访美国。在白宫为里根总统表演蜡染。里根总统看了我们的表演后,赞王阿勇为‘东方第一染’,称我为‘蜡花小姐’!这一次是苗家蜡染第一次走出国门。”杨芳指着墙壁上的照片说排倒莫蜡染史。   当“蜡染第一人”王阿勇去世后,杨芳就成为了排倒莫蜡染的“带头大姐”。联合起排调、排莫、排调等十多个“白领苗”支系做蜡染的自然村,组成了排倒莫蜡染合作社,年长日久,“排倒莫”便成为了蜡染的代名词。而从二三十年前开始,经常出国表演的杨芳也接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订单。   吃过饭,她匆匆进卧室梳妆打扮―作为白领苗蜡染代言人,杨芳很乐意展示自己的形象:身上是一袭素雅的蜡染布衣,把头发高高束起,没有用银簪,只用了一个蜡染头箍就箍出一个高耸的发髻―这是白领苗支系苗女的标准打扮。   谁家姑娘蜡染强   光是看还不够,进入蜡染制作时间!“蜡花小姐”推开堂屋后门,一丝轻微的陈腐气就混进了还残存带着饭菜余香的堂屋里。   “别担心,这酸腐味来自桶里的蓝靛。”杨芳指了指角落处的一个大木桶。桶里盛满了黑水,桶上横着一根木棍,木棍上有三四个巨型的衣架,每个衣架上都挂着一匹还滴水的青布匹,那青布便是刚刚染过色的蜡染布。   杨芳示意我们上楼,楼上是她们的作坊。一间20平米见方的房间摆了两列桌椅,每一排放了四行。每张桌子上都摊着或大或小的白布,桌子右上角都加了一个电热炉,炉子上飘着淡淡的热气,这个屋子里飘荡着香甜的气息。   每张桌子都坐满了人,有年过六旬梳着发髻的老妇,有年轻的姑娘,还有小孩。   女人们都低着头,手上拿着一根奇怪的笔,笔在电磁炉里蘸一下后,就拉回胸前在白布上抹一笔,一条弧形的暗黄线条就在白布上生成。再蘸再抹,手起刀落,不一会儿,白布上便出现了一幅工笔画的蝴蝶图。每一幅白领苗蜡画都是工笔画,但不同于国画画闲情逸致,说个人情怀,苗家蜡染画生活起居,讲民族文化。   姑娘画好了一只展翅的蝴蝶,示意杨芳过来检查。蝴蝶是苗族标志性的图案,“蝴蝶妈妈”是苗族传说中的苗族始祖。“蜡刀不应该停顿,每个线条都应该一气呵成。”杨芳边看边指导着。在外人看来,女孩的笔功已很不错,不过在杨芳看来,还远不到蜡染师入门级。每个白领苗苗女从十来岁开始画蜡画到老,少则四十年,多则七十载。最终每个苗女都修得一手信手拈来画工笔的绝活。但每个蜡笔高手,却从来不问江湖事,一辈子都藏在山中苗寨深闺里。   眼前这工序是做蜡染的第一步,画蜡。所谓画蜡,就是用眼前这支奇怪的笔蜡刀蘸蜂蜡之后,在白布上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画蜡的过程和写毛笔字很相似。电磁炉就像砚台,而蜂蜡就像墨汁,蜡刀就好比毛笔,而白布则代替宣纸角色。   蜡刀刀头是由一种带幺凹槽的弧形铁皮构成,便于储存“墨汁”蜂蜡。写毛笔字时,一笔下去,墨汁就吸附在宣纸纤维中。画蜡也一样,蜡刀划过,蜂蜡留痕。   画蜡之后,进入第二步,染色。杨芳拿起一块,蜂蜡已经固化好的图案走下楼。把白布全部浸入水缸中,用木棍在水缸中来回搅拌五六个回合之后。用木棍挑起布匹,这时白布已经变成蓝色,因为蜂蜡有憎水性,蜂蜡所到之处就变成了水的禁地。   染完色后,杨芳把蓝白相间的布匹挂在水缸上面的衣架上晾晒。向大锅里面倒进几大桶水后,在灶里燃起大火。待锅里水烧得滚烫时,把染完色晾干的布匹浸入开水中,拿起火钳夹住布在开水里面翻动,布每翻一次,锅里就泛起一层油。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