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课走向小康1感受小康
课型:新授 课题:第四课走向小康 课时:1
主备人:齐娜 复备:李红霞 使用时间:2015、9、11
学习提示: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初步形成对小康社会的感性认识。
能力目标:学会从现实变化去感受小康社会,正确认识党的基本路线。
知识目标:了解小康内涵的历史演变、小康的标准、不同阶段的小康特征;认识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 复备 课前预习:阅读第四课,即课本第22--28页,找出你认为本部分应该掌握的内容。
教授新知识:
一、 导入
多媒体呈现生活中的各种画面,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教师引导分析,引出课题《走向小康》 二、 新课教学 环节一、感受小康
学生谈小康:你是怎样看待小康生活。提示学生从自己的身边 所发生的变化如、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所起。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简单的评价后作总结:从衣食住行看小康:1、靓起来的衣着服饰 2、精起来的饮食 3、大起来的住房 4、多起来的私人轿车 5、鼓起来的钱袋子 6、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这些成就是党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的。到20世纪末,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环节二、解读小康
什么是小康?小康的演变经历了哪些过程?现代意义上的小康的是谁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引导学生阅读26页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并分别抽学生回答,教师评定并总结,要求学生了解掌握。
引导学生分析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并填写下列内容:
时间 目标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抽一位学生上黑板填写,教师巡视其余同学的填写情况。教师评定并作分析,特别强调学生要求掌握每一的时间及其对照的相关目标,千万不能混淆。要求学生及时的记忆并抽查学生记忆的情况。
结合三步目标的内容和时间,今天以实现的目标是哪几步?学生分析后抽学生回答,教师评定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当今意义上的小康:一方面: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东西差距仍相当的突出,所以发展不平衡。二方面:到2000年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达到800美元,所以是低水平的。三方面:当今的人们仍只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无法注重精神生活和生活环静的改善,因此说是不全面的小康。这样的小康是总体小康。
归纳总结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发展不平衡的、不全面的。
抽一位学生朗读27页第二段正文,要求其余学生提取文段中的信息,抽学生回答自己提取的到的信息,教师引导分析,全面小康的特点:较高标准的、共同富裕的、精神文明的小康。要求学生掌握全面小康实现的时间及其特点。
环节三、学生讨论:小康的实现有什么意义?提示学生将不同时期的生活情况进行对比。抽学生作答,教师评定并归纳:
1、 将进一步造福十几人口,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 有利于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
3、 有利于缓和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课堂小结:
1、 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分别是什么?
2、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当堂检测:
1.(2010?菏泽中考)建国60年的辉煌成就已载入史册,站在新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面前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到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时,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_____;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要基本实现_____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A.现代化国家 国民经济再翻两番
B.现代化 小康社会
C.经济强国 和谐社会
D.小康社会 现代化
【解析】选D。本题是一道选择填空题,因此选项内容作为填充内容,一般来说都是具有唯一性的,属于学习要求中的“识记”部分。另外,题中有两处需要填充,因为前面讲到了“唯一性”,所以,做题时,还要注意顺序性。注意到以上分析后,本 题较易正确解答。
2.右图中央一号文件中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 )
A.表明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
转移
B.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
和要求
C.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城乡同时富裕
D.有利于改善民生, 促进全面小康建设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的分析能力。一号文件中惠农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建设惠及更多人的小康社会。A认识错误,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是经济建设,B、C观点错误。
3.“十二五”期间,九江市将进一步加大“强工兴城”力度,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赶超进位,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最根本的途径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