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61~2005 年来青藏高原主要气候因子的基本特征
1961~2005 年来青藏高原主要气候因子的基本特征
刘桂芳 , 卢鹤立
摘要: 基于 69 个气象台站的气象数据 , 对青藏高原地区 1961~2005 年来的主要气候因子特
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961~2005 年的 45 年间 , 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 ,
其倾向率为 01265 ℃/10a , 其中青藏高原地区冬季气温变暖趋势明显 , 春季变暖趋势不明显;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青藏高原地区的温度升高有加速的趋势。近 45 年来青藏高原地区年降水
量呈现微弱增加趋势 , 其倾向率为8121mm/10a。青藏高原地区春季和冬季降水量都以增加趋
势为主 , 但春季增加趋势远远大于冬季。青藏高原地区降水存在一定的周期性 , 32 个站表现
出短周期特性 , 为 2~4 年左右; 11 个站表现出中周期特性 , 为 5~8 年; 6 个站表现出长周
期特性 , 均大于 10 年。1961~2005 年间 , 青藏高原地区整体气候变化以暖湿化趋势为主 , 暖
湿化站点占总数的 67 %。
关 键 词: 青藏高原; 气候因子; 基本特征
( )
文章编号: 100020585 2010 1222281208
1 引言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 相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 5 年以上的超前趋势。一
[1~8]
些研究表明 , 青藏高原不但是天气变化的“启动区”, 也可能是我国百年尺度气候变
化的“启动区”, 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同时 , 青藏高原也是北半
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器和调节器。青藏高原的存在对整个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具有重要的影
响 , 其动力和热力效应使其成为亚洲和北半球大气系统的控制区 , 从而形成了亚洲季风。
这里的气候变化不仅直接驱动我国东部和西南部气候的变化 , 而且对中国和东亚的天气、
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对北半球及全球的气候也有较大的影响。
正是青藏高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这种特殊地位 , 科学家对青藏高原气候进行了大量
研究 , 以期了解全球变暖的规律并预测对中国其他地区的影响。近 50 年的气象资料分析
表明 , 青藏高原的气候受全球变暖影响出现了显著变化。研究表明 , 最近几十年内青藏高
原地区气温变化的总趋势是上升的; 同时 ,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位相比我国东部位相提
[9~11]
前 , 研究表明 , 近 34 年珠峰地区的变暖明显早于中国及全球 , 且升温幅度更大。
[12~15]
( )
降水的变化趋势还存在争议 , 德国科学家在巴基斯坦北部 青藏高原西部 的
收稿日期: 2009212203; 修订日期: 2010208216
( )
基金项目: 省部共建河南大学科研项目 SBGJ090110
( )
作者简介: 刘桂芳 19702 , 女, 河南新乡人, 博士, 副教授。主要从事遥感与 GIS应用、全球变化研究。
E2mail: kf _ guif @1631com
( )
通讯作者: 卢鹤立 19712 , 男, 博士。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研究。E2mail: hk _ lhl @1631com
2282 地 理 研 究 29 卷
[16]
树轮研究和刘禹等 在青海都兰树轮的研究都表明 , 20 世纪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千年以来
[17]
降水最高的世纪。杨续超等 的研究也发现 , 近 34 年珠峰南、北翼降水变化趋势明显不
[18]
同。北翼降水呈增势 , 南翼的聂拉木降水则以减势为主。杜军等 分析了近 30a 西藏高
原降水变化 , 指出高原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同时 , 1971~2000 年西藏大部分地区
降水变化为正趋势, 速率为 1919 mm /10a , 而阿里地区呈减少趋势。1959~1998 年青藏
[19]
高原的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由偏少到偏多 ; 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初青藏高原平均
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一带 , 而藏东南、藏南、藏北地势较高地区及
[20] [21]
青海北部降水增加 。叶笃正等专门研究过高原降水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冯松利用
[22]
1958~1996 年高原及其周边 75 个台站的资料分季节研究了高原降水变化的趋势 。
近年来的研究多集中于利用新的方法来分析高原的气候特征。Chen 等研究了青藏高
[23] [20]
原潜在蒸散的变化趋势 。在青藏高原降水分区的研究方面 , 林振耀等 采用旋转主成
[24]
分分析方法将高原降水变化分为 9 个区; 蔡英 也利用同样的分析方法 , 分为高原南部
[25]
区和北部区两个区域。Lu 通过累积距平、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功率谱方法等 , 结合 GIS的空间分析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