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题目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运用
【论文题目】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运用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也逐步走向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然而如何用好多媒体设备,使其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成为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从一线教师的困惑出发,从四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有效运用。
如在我们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常常出现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情景。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有限,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单纯用语言来描述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这时,如果有多媒体设备的协助,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想象力 视野 思考 情感
【正文】
“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①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而信息技术则为其有效实施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小学课堂教学中来。从80年代的幻灯片到90年代的投影片,再到实物投影、VCD直至现在的多媒体技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②。它们的使用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熠熠生辉,生发出无限精彩。然而如何用好多媒体设备,使其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成为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不少老教师面对新科技望而生畏,不少青年教师面对新科技胡子眉毛一把抓,还有一些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破坏了有序的教学环节,使课堂华而不实,学生也听得一头雾水。那么如何才能用好多媒体设备,让新科技高效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呢?以下是我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当想象受到局限
在我们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常常出现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情景。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有限,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单纯地用语言来描述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这时,如果有多媒体设备的协助,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科技是把双刃剑》一课,为何把科技比喻成双刃剑,也许六年级的孩子有所感知,但科技的两面性以及深层次的东西,仅凭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是很难想象的,尽管课前搜集了资料,但信息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情感和思想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内化。
这时老师结合学生的活动首先为孩子们呈现出科技为人类生活带来便捷和愉悦的享受,接着结合学生的课前搜集,出示了白色污染在田间地头的严重场面,电池、农药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核爆炸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的灾难,雾霾中的城市人人自危以及雾霾对人类呼吸器官的极大损害等等场景和数据。多媒体的有效利用使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双刃剑”这个抽象的概念也迎刃而解,科技的两面性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不突兀,不做作。从而让科技的性质在学生头脑中重新建构,同时也引发了学生思考如何正确运用科技产品才能为人类造福的话题,为之后学生实践低碳生活埋下了有力的伏笔。
再如《我国的行政区》主题活动中,老师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观察每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图形状像什么。当孩子们将特点鲜明的地图想象一二之后,思维受到了局限,就在孩子们黔驴技穷之时,老师播放了三维动画。眼见着青海省的地图幻化成一只玉兔在草地上奔跑开来;浙江省的地图变成一只蝴蝶翩翩起舞;山西省的地图演变成一只海马游走开去;黑龙江省的地图变成一只天鹅翘首瞭望;而台湾省的地图则幻化成一片橄榄叶漂泊于大海之中……在一声声唏嘘中,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内蒙古的地图像一条长龙。”“山东省的地图像一只老鹰。”“甘肃省的地图像一只小狗”。“宁夏回族的地图像一只壁虎。”……趁热打铁,老师鼓励学生将想象到的内容编成顺口溜说一说,孩子们兴致高昂:“新疆西藏护边疆,一条长龙(内蒙古)在北方,小狗(甘肃)趴在玉兔(青海)上,天鹅早起迎东方”……原来学习可以如此快乐,我国的行政区就如此轻松地镌刻于孩子们的脑海之中。
二、当视野需要拓宽
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拓宽视野,放大胸襟,树立志向。而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恰恰是达到这一目的良好途径。
《节日大观 》这一课,老师不仅用优美的图片勾起了孩子们的中国情结,还用视频播放了伊斯兰教徒过开斋节的盛大场面,巴西人民过狂欢节时的欢呼雀跃,欧美人过圣诞的隆重场景……并且让孩子们把自己搜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展示一翻,将视野从国内拓展到国际。
《春天的故事》老师则用动听的歌曲做导入,用多媒体课件将改革开放前后城市建设、人民生活情景做了鲜明的对比,使内地的孩子看到了沿海开放城市的现代化气息,从而立下了长大要建设祖国的宏伟夙愿。
《放眼现代世界》目标要求引导孩子们懂得不同国家、区域、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可以说包罗万象,仅凭语言描述是很难达到目标的。老师提前布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