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四川渠县三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7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新人教版.docVIP

(四川)四川渠县三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7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四川渠县三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7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新人教版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预习要求: 解决生字词注音; 看注释、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 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品; 找古今中外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导入: 结合苏东坡的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和本地东坡遗迹(惠州东坡亭、东坡小学等)导入。 学生自由发言,简介东坡的生平、经历、作品。 投影:作者生平。 疏通文意 解决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 遂(suì) 寝(qǐn) 藻(zǎo) 荇(xìng) 朗读课文,听录音纠正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决重点词语(投影) 欣然:高兴地 念:想、思考 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遂:于是 月色入户:(门) 空明:清澈透明 交横:交叉错杂 盖:原来是? 相与:共同、一起 但:连词,只是,不过 闲人: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遂与外人间隔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遂至承天寺 盖竹柏影也 但闻屏障中尺一响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 参考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 很高兴地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 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影子!? 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研习课文 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明:叙述、描写、抒情 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绘景 修辞 作用 特点 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比喻 生动形象 如临其境 皎洁、澄清、透明 4)难句解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显示: 揣摩下列句子,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A.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B.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四位同学品评分析,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A.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B.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寻张怀民”,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 C.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D.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板书设计 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能力迁移:看图写景抒情。 作业 1)背诵《寄承天寺夜游》。 2)阅读古诗《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结合作者的身世和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感。(自行查阅作者的身世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9. 中考链接 (1)作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