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眼蜂的田间施放方法与应用技术.pdf
TheFif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 ConservationandUtilization
Biodiversity
赤眼蜂的田问施放方法与应用技术
张 帆 罗 晨 王素琴
(北京市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89)
Field methodsand of Fan,
releasing technologyTrichogramma.ZHANG
application
LU0 ofPlantEnvironmentalA.
Chen,WANG
Su—Qin(Institute Protection,Beijing
of 100089)
cademyAgriculturalForestryScience,Beijing
AbstractMainfactorsthat field of
afl’ect maare
efficacyTrichogramanalyzed.Geo—
and of
graphicpopulationlivingabilityTrichogram
ma,releasingtechnology,climate
are
and consideredtobe factors.Asetof tech—
pesticideapplication important practical
of andfield of on
ma based
nologiesstorage,transportationreleasingTrichogramproducts
characteristicsof maareintroduced.
biology Trichogram
words ma,field
Key Trichogramreleasingtechnology
摘要本文分析了赤眼蜂田间控害效果的主要影响因子,认为赤眼蜂地理种群、人
工繁殖赤眼蜂的生活力、田间施放技术、气候因子、农药的施用等是重要因素;另外
介绍了一套根据赤眼蜂本身的生物学特点制定的比较科学实用的赤眼蜂产品的储存、
运输及田问释放技术。
关键词赤眼蜂,田间释放技术
赤眼蜂是研究应用历史较早,是目前推广面积大,防治效果好,同时又可以工厂
化大批量生产的天敌昆虫。1990年以来,我国每年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约
2000多万亩,另外利用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棉铃虫、水稻二化螟、甘蔗二点螟
等研究及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且其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省工省力,无污
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
态效益。但是,因为赤眼蜂是一种昆虫,本身的生长发育及作为生物防治因子的效应
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为了保证其对害虫的搜索寄生能力和发挥持续控制效果,必须
明确其重要的影响因子,采用科学的田间释放技术。
l 制约赤眼蜂控制害虫效果的影晌因子
1.1赤眼蜂地理种群的选择
不同的地理种群赤眼蜂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其自身适合的
生态条件。对不同生境寄主的寄生能力也不同。蜂种的选择是决定生防效果好坏的重
要因子。所以应根据本地区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应靶标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