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议联合制碱生产的铵碱比.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议联合制碱生产的铵碱比.pdf

40 第12届纯碱学术年会论文集 重议联合制碱生产的铵碱比 王全 (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介绍了联合制碱生产铵碱比的合理范围、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揭示以湿铵出售工厂生产 的铵碱比数字,容易掩盖重碱结晶质量差、母液膨胀、损失氯化铵的矛盾;提出以铵碱比为牛鼻子, 牵动以提高联合制碱总体水平为目的的经营管理要点。 关键词:联合制城;铵碱比;母液平衡;纯碱盐分 通常说联合制碱法每生产1 t纯碱即副产1 t氯 化铵是个宏观概念。实际生产中。由于1个N恕C03 分子和2个NthO分子的分子量不等,两种产品的 杂质控制标准和方法不一样,加工过程中两种产品 的损失情况不同,以及母液损失主要造成氯化铵产 品损失等原因,氯化铵产量和纯碱产量之比并非 l:10一个管理比较好的联合制碱工厂,在系统母液 平衡或略有收缩时,干燥氯化铵的产量比纯碱产量 高3%一5%。而以湿氯化铵出售的工厂,氯化铵产 品中不仅含有6%~7%的水分,还赚了母液中的 N地OH、Ntt,HC03、NH4COON坞和(Nll4hC03等碱性 氮肥,氯化铵产量要比纯碱产量高13%一15%。按 照2005年1—5月份出售湿铵工厂的氯化铵产品水 分统计数6.52%计,夹带半母液Ⅱ约105 kg/b臌,即 产量中包括近10%的母液。所以当生产的铵碱比低 于1.】o时,就会出觋实际上的“倒挂”。 关于联合制碱生产的铵碱比问题,早在上世纪 70年代初,国内第一家小联碱厂一上海浦东化肥 厂开车、攻关和试生产阶段,就已经揭示了在开车初 期和系统母液跑冒滴漏损失严重时,氯化铵产量比 纯碱产量小,铵碱比l的原因【IJ,即由于N巩a和 NaHC03在联合制碱循环母液中的溶解度或者平衡 浓度的缘故,系统母液中的NIkCl浓度可达到40一 85 tt。而NaUC03(或由其转化的N恕C03)则不会超过 2—4 n【2.3j,所以,在开车配置母液阶段,碳化塔通气 后即析出重碱结晶,过滤和煅烧后成为纯碱产品,而 氯化铵则贮存于母液之中,要到结晶器中母液的氯 化铵浓度分别大于40 tt和60 tt时,才析出结晶;而 生产不正常,开停车频繁,母液跑冒滴漏损失则主要 造成了氧化铵产品损失。 嗣后,在一段不算短的时间内,一些由小氮肥厂 改造、以变换气制碱为主体工艺的小型联合制碱生 产,暴露出重碱结晶质量差,真空过滤问题多,陷入 了纯碱产品盐分高,母液膨胀,铵碱比“倒挂”(1)。 氨盐原料消耗高的被动局面,无奈之下制订并执行 了低水平的“小联碱标准”(1972—1982年)【4】。 壬楚正高工曾统计了1989年国内41家联合制 碱工厂生产的铵碱比和氨利用率,指出铵碱比和氨 利用率低的原因,是滤碱机加水过多造成的母液膨 胀所致,并为此担忧J。 上世纪∞一90年代。湖北省化工厂的联合制碱 生产遭受原料盐含硝高的困扰,也论及母液膨胀导 致氯化铵产量减少【∞】。 近年,一些联合制碱工厂忽视了重碱结晶质量 的提高,一方面纯碱产品的盐分长年居高不下,2000 -2004年,除2003年平均为0.68%之外,都为 0.72%,而同期的氨碱法生产,纯碱产品盐分却从 0.49%逐年降低至0.44%,三大碱厂已降到小于 0.40%【sJ,真可谓不进则退,差距尚有继续拉大趋 势。另一方面,母液平衡状况堪忧,表现为铵碱比和 氨利用率低,据2003年23个以湿铵出售的工厂统 计,平均铵碱比为1.092,损失氯化铵4%一6%,其 中15个厂的铵碱比≤1.10,即近2/3湿铵工厂生产 的铵碱比处于实际上的“倒挂”状态;平均氨利用率 为81.6%,只达到碳铵生产氨利用率80%一85%的 低级水平,部分工厂的氨利用率仅75%左右。 王全:重议联合制碱生产的铵碱比 —个规模20万t/a的工厂,这种以母液膨胀为 主造成的氯化铵产品流失将达到1万t/a,经济效益 损失不算小数,而且,排出母液中尚有NI-13、NdCl和 c02等原料,数量和价值更为可观。 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么高的盐分,如此低的原 料氨利用率,不仅没有市场竞争力,而且不符合国家关 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也很难相信,一个铵碱比低,经 常处于母液膨胀,氨利用率仅80%左右的联合制碱工 厂,其排水的氨氮和氯根能够符合环保标准。 重议铵碱比这个课题,只是希望和建议联合制 碱工厂的经营者,抓一下铵碱比这一“无修饰”的指 标,重新唤起对重碱结晶质量,乃至碳酸化过程、设 备和操作,对与其相匹配的重碱分离方法的重视,并 有所改善、提高和发展,这样才能处理好,并且解决 纯碱盐分和母液平衡的矛盾,使联合制碱法在这新 一轮的发展中不致落伍。 1 理论和工业过程决定的铵碱比 ,.,铵碱比计算方法 在母液平衡,或者母液略有收缩情况下,联合制 碱生产的铵碱比,即氯化铵产量与纯碱产量之比可 按下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