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福菇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特性的研究.pdfVIP

金福菇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特性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福菇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特性的研究.pdf

24卷 李志生等:金福菇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特性的研究 255 金福菇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特性的研究 李志生1 郭建铭1 陈躬国1 林原1 王正荣1 陈秀娟2林彗星1关志德t (1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182福州市食用菌办福州35005) 摘要:研究了金福菇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温度、pH、湿度、碳源、氮源、石灰、 麸皮和稻草等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原基发生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金福菇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潺度为25—30。C; 原基发育温度最适宜为25—30℃;菌丝生长最适宜的pH值为5.o-5.5;培养基适宜加石灰量为1-4%;菌丝生 长的适宜培养基古水量为60--65%;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半乳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培养基最适麸皮含量 为20%。 关■词:金福菇生物学特性栽培特性 金福菇(Tdcholomnmassee)又名巨大口蘑,主产于热带地区。在非洲、南亚次大陆和我国台 giganteum 湾、福建、广东、香港、云南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自然分布。金福菇是法国真菌学家Heim.最早在非洲发现, 并于1970年定名的。1992年.卯晓岚先生首次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内凤凰木Delonix regla(80jeOl试.树桩 旁草地上采到金福菇标本;1998年郭翠英在厦门福建省热带植物研究所内凤凰木附近草地上也采到成丛 State)和恒河平原广大地区是金福菇的重要产地。 的金福菇。印度的曼尼普尔邦和西孟加拉邦twitBengal 是当地人传统食品。市场价值极高。 金福菇是一种质地脆嫩,甜中带鲜,嚼感好,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作用,耐贮藏,贷架时间长,具有极 大的商业开发价值。从现有资料看,品种来源繁多,名称各异,栽培模式多,栽培材料多样,生物效率不稳定。 在2002年,我们从全国各地引进多个品系,进行引种栽培,对温度、pH、湿度、碳源、氮源、光照等影响金福 菇菌丝与予实体生长的相关因子进行了研究,对栽培模式也进行探究,为了更好地推广栽培金福菇提供理 论依据。 I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金福菇引白台湾省,荆西1:1蘑引自三明真菌研究所。太白l号、太白2号、太白3号引自福 建省热带植物研究所。各品种均经试种出菇——子实体组织分离——出菇试验——菌种(15-200C)保存备 用。常规60天转管一次。 1.2供试培养基 琼脂209,水1000ml,pH自然。 1.2.3木屑培养基干杂木屑77%,麸皮20%,红糖l%,石灰l%,碳酸钙1%,含水量65%,pH自然。 1.3温度试验 培养。每个处理6个重复。定期标记并测量菌丝长度,计算菌丝生长速度。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菌丝 生长速度进行新复极差测验。 1ApH试验 1A.1PDA培养基试验20x180mm刻度试管装PDA培养基lOml。灭菌后,用灭菌过的1NHCL、10N HCL或1NNaOH、ION NaOH溶液进行pH标定,在无菌条件下,根据标定数,调定各梯度pH值试管各5 55…5 66…57 个重复。pH梯度:l、2、3…4 8、9、10、ll、12。接种后于25℃恒温箱培养,定时测量菌丝长度, 计算菌丝长速。所获数据进行新复极差测验。 1A2木屑培养基加不同石灰量 在木屑培养基(不添加碳酸钙)中添加石灰l%、2%、3%、4%、5%、6%共6个处理,木屑含量相应为78%、 量菌丝长速。所获数据进行新复极差测验。 1.S湿度试验 ’与‘ 菌物学报 24卷 将木屑培养基中的原料烘干至恒重,测算原料含水量。将培养基配成含水量为40%、45%、50%、55%、60%、 65%藕1 70%的7个处理。每个处理2.5Kg,常规制包。分装17x33聚丙烯袋,每个处理6个重复(6袋)。测量 菌丝长速.所获数据进行新复极差测验。 1.6碳源试验 分别用209的蔗糖、淀粉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