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线段》教学片段
《线段》教学片段及反思
“线段”一课,认识线段和学画线段并不困难,但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很枯燥、乏味。为此 ,我们对本节课进行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线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
【案例】
片段一:创设故事情境,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想不想听?
生:想。
师:在一片绿绿的草地上,住着小兔子和小猴子。有一天小猴子过生日,请小兔子到他家做客。小兔子可高兴了,早早地就起来了,走出了家门。走到门口停住了脚步,小兔子摸了摸头,“从我家到小猴家有几条路可以走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
生:从小兔家到小猴家有两条路可以走。
师:那么这两条路有有什么不同呢?
生1:一条是红色的,另一条是蓝色的。
生2:一条是直直的,另一条是弯弯的。
师:你认为小兔会从哪条路走呢?
生1:我认为小兔会从弯弯的路走,因为它是只调皮的小兔。
生2:我认为小兔会从直直的路走,因为这条路近一些。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直的路,小兔住在路的这一头,小猴住在路的哪一头。两头之间是直的,这路的两头就是两端。你来指指这条直的路,好吗?
生上台指。
师:这条直的路就是一条线段,你想知道线段的哪些知识?
生1:我想知道什么叫线段?
生2:我想找找哪里有线段。
生3:我想画线段。
生4:我想用线段拼图形。
片段二: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1.在操作中感知。
师:接下来,请大家拿出毛线,告诉老师毛线有几个头?
生:两个头。
师:我们把两头也叫做两端。你有什么办法让这根毛线变直?
生:用左手捏住线的一端,用右手捏住另一端,把它拉紧,就直了。板书:直的
师:这时,两手之间的一段直的线就是线段,现在我们就研究有关线段的知识。板书:线段
师: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表演把拉紧的这段线竖起来。
(成I形)大家看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生1:是线段,是两手间的直的线。
生2:是呀,因为还是两只手捏住了两端,而且中间还是直的。
师:小朋友再看, 这样呢。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生:是线段。
师:再看 ,现在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生:不叫线段。
师:咦,现在不还是用手捏住线的两端吗?为什么不叫线段呢?
生1:尽管用手捏住线的两端,但是线没有拉紧。
生2:线段应该是直的,而这条线是弯的。
2.动手尝试。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线段,都可以用图形表示。用什么图形来表示呢?大家试一试好吗?
生动手尝试。
师:你画线段时发现了什么?
生1:线段要画直
生2:在线的两头各点上两点表示端点,也可以用两小竖表示。
3.举例说明线段。
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的身边就有线段,小朋友,看看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可以看成是线段呢?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线段吗?
学生下位找线段。
生1:这把直尺的边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生2:两块瓷砖中间的缝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生3:作业本上的一条线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师:线段真是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由线段组成的,你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成是线段吗?
生1:一条彩带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生2:一根面条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生3:一根头发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生4:一根避雷针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4.教学画线段。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已经找出了许许多多线段,那么想不想画线段呢?
生:想。
师:那现在就请大家试一试,画条线段,好吗?
学生大胆动手尝试。
师:哪位聪明的孩子来说说怎样画线段?
生1:我先沿书的一条边画了一条线,再点上两个点。
生2:我画线段时请尺子来帮忙。用左手按住尺子,使它不动,用笔紧贴着直尺画一条线段,再画两小竖,就画成了一条线段。
师:同学们的线段画的真不错,你会画线段了吗? 下面,我们来个小小的竞赛。谁在老师说开始到结束的这段时间内画的线段既对又多,样子还要各不相同?
学生争先恐后地画线段,全班同学展示线段。
5.当回小小设计师。
用线段设计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
把图形展示在大黑板上。
【教学反思】
一、激发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
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1.首先本节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研究氛围,以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
2.探索问题让学生参与确定。
学生参与探索问题的制定,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人的地位,主动地加入到学习中去。要求学生面对新知,先想一想自己想探索的问题,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很强的探究欲望。
展现过程,让学习成为探索新知的过程。
1.知识由学生自己去发现。
线段的特点通过学生的活动、观察,自己发现。这样做不仅
让学生学习新知,解决问题,而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用工具和外汇》情境探究型课件.ppt
- 《信用工具和外汇》探究型课件2.ppt
- 《信用工具和外汇》新课讲知课件2.ppt
- 《信用工具和外汇》新课讲知课件3.ppt
-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人教版+西部)2016一轮复习备考:第二单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师用卷).doc
-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人教版东部2)2016一轮复习备考:第二单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师用卷).doc
- 《信客》第二课时.doc
- 《信用工具和外汇》新课讲知课件4.ppt
-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人教版+东部2)2016一轮复习备考:第一单元+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师用卷).doc
- 《列子一则》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