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届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2015-2016届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届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A)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1.阅读教材,识记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代表; 2.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理解书画同源和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汉字书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学会欣赏京剧。 学法指导 1.从近年的新课程地区高考的试题看,重点要关注中国汉字的发展和绘画艺术的时代特点,特别是典型书法艺术家的作品特点,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绘画的特点以及中西绘画的比较。 2.中国文人画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画师的绘画。其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就 2.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本课课件;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 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入】 引入: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体现了中国文字、及其书法艺术和的篆刻艺术。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46-49,在书上进行圈、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一目“汉字与书法艺术”(注意“前言”、学思之窗等部分) A:(1)请依据时序梳理汉字的演变过程。其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请注意阅读“前言”综合思考)? 【组学生板演预测】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组学生板演预测】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组学生板演预测】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2.阅读教材第二目“笔墨丹青中国画” A:(1)请依据时序梳理中国画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特点、代表作及成就(请注意阅读“历史纵横”、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 【组学生板演预测】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组学生板演预测】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组学生板演预测】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组学生板演预测】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组学生板演预测】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组学生板演预测】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旦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贵夫人、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 【师生互动小结】 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1.以魏晋为界,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两个阶段 2.主要书体与名家:楷书: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筋柳骨;草书:二王、颠张醉素;行书: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文征明等。 三、笔墨丹青中国画 1.起源: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2.特点: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3.演变:夏商周三代以人物肖像为主;战国帛画,标志中国绘画由萌芽走向成熟;秦汉绘画门类丰富;魏晋南北朝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隋唐五代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