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中惩罚的艺术
教育中惩罚的艺术
在如今大谈“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的大“好”形势下,教师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叫“好”。而批评与惩罚似乎已被拋到遗忘的角落,越来越让教师感到“忌口”,一般不敢涉及一个“不”字,惟恐因此而扼杀了一个“牛顿”。然而,学校教育中是否应该存在惩罚,是许多教育者在争论的话题。而在作者看来,学校教育中应存在惩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云说过: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完整的教育。马卡连柯也曾经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接下来本文就以惩罚存在的误区、惩罚的定义来说一说艺术性的惩罚,即惩罚的艺术。
一、惩罚的误区
教师使用惩罚,并不是提倡惩罚。这里说的惩罚,也决不是讽刺,挖苦和体罚,它是以育人为目的,学生能够且乐于接受的,充满理智和情感的一种教书育人的挫折艺术。通过惩罚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保证发展方向,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应是对学生深层次的关爱。我们以前走入的是滥罚误区,而现在走入的是不敢罚误区,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当你掌握了这门艺术,选择恰当时机,把握好尺度,使用一点又何妨——只要是真正为了学生。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对惩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将惩罚与体罚或变相体罚相等同。尽管在《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但一部分学校的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有增无减,而且花样也不断翻新,学生的权益仍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学生人格尊严屡受践踏,由体罚引起的侵权纠纷和损害赔偿案件屡有发生,是当今部分中小学存在比较严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案例一:栗城县连代梅村小学三年级的6名小学生因没完成英语作业,遭到了老师的体罚,4名学生被打手掌,2名学生被扇耳光,直到打哭为止。其中一名孩子被扇50个耳光后没有哭,竟惹得该老师用黑板擦打孩子脸,孩子被当场打伤。日前,该老师已被当地教育局责令停职。
案例二:因上课说话41名小学生遭割手惩罚。2004年3月1S日,河北省曲周县东高固小学的语文老师刘丽娜为了惩罚学生上课说话,竟然用小刀将全班41名?
由于受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价值观的影响,有些教师的年龄、性格、气质的差异等原因,“师道尊严”、“不打不成才”一时成了他们的护身符,他们绞尽脑汁,惩罚的方式也五花八门,有“触及皮肉”的体罚;有通过经济手段进行罚款罚物的物罚;还有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的精神惩罚(心罚)。惩罚的程度也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的结果触目惊心。毋庸讳言,当前广大中小学每天都在发生着大量的滥用惩罚现象,如打耳光、罚跪、辱骂、讽刺、恐吓……有的还触犯了刑法等相关法制法规,被媒体屡屡暴光,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谈罚色变”的倾向,使教育管理缺少了必要的手段,对正常的教育教学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今,一些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过度溺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即使教师正常的批评学生或对学生实施教育性惩罚时,他们往往首先出来反对,动辄还要挟起诉或其他赔偿。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长等方面的压力,教师哪里还敢惩罚学生。结果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少管少问。许多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抱有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教师在课堂回答不敢触及“错”字,批改作业尽量少用“x”,评语不敢写上“不”字,惟恐自己担负着扼杀“瓦特”、摧残“爱迪生”的罪名。因此,惩罚似乎成了教育教学中教师不敢触及的“高压线”,教师谈“罚”色变,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案例一:在陕西铜川耀州区南街小学,邱淑娥是该小学的语文女老师,曾获过陕西省优秀教师称号。因为学生未完成作业,老师“教育”了一顿,家长便纠集数人将老师殴打至死。带头行凶者张宏文则是她班上一名学生的父亲。
案例二:在作者学校,为教育学生远离网吧而举行了全体学生大签名活动(当然经常逃课上网的那几个学生也在上面签了字)。可是,并没有起到什么约束作用,那几个有网瘾的学生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半夜翻墙而出。后来,这些学生私下说:“即使被学校抓到,最多被批评一下,有什么好怕的。”以上的错误的惩罚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是不存在的,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应走出惩罚的误区,理解真正意义上的惩罚。 面对犯错误的学生,老师应该去惩罚,只是在惩罚的时候要注意惩罚的方式与手段,要进行艺术性的惩罚,适当的、正确的、艺术性的运用惩罚,做到罚之及时,罚之有度,罚之有方,罚之有异,深入内心,触及灵魂,这样的惩罚才有教育意义。
惩罚的必要性
1.惩罚的作用。惩罚可以使学生懂规矩、辨是非。要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可以通过说教、示范等方式。但不可否认批评和惩罚也是达到教育目的有效手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技术规范.docx VIP
- DB37╱T 3655-2019 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技术指南(试行).pdf VIP
- 百灵达FLOW-8快速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标准.pdf VIP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专题党课PPT课件模板.pptx VIP
- T/HGJ 10600-2019 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docx VIP
- 最新清晰版ISO50001(中word版).docx VIP
- 临床医学 《门静脉高压症》教学课件.ppt VIP
- 最新:机械通气患者转运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DB44∕T 2598-2024 《省级体育社会团体建设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