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学业平考试名师专题指导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
18.下列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属于广东籍的是( )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解析:严复是福建人,谭嗣同是湖南人,康有为和梁启超都是广东人。 答案:BC 19.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当时文学革命的内容包括( ) A.提倡白话文 B.文学要为工农服务 C.使用简化字 D.建立新鲜、平易、明了的新闻学 解析:文学要为工农服务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提出的,使用简化字是在1956年提出来的。 答案:AD 第20课时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考纲 课标 维新思想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维新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产生) (1)代表:________、王韬、郑观应等。 (2)思想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要求。 冯桂芬 2.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初) (1)代表人物。 ①康有为:撰写《____________》和《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外衣,否定________统治。 ②梁启超:发表《________》,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③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2)实践: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 (3)意义: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新学伪经考 君主专制 变法通议 二、新文化运动 1.概况 (1)标志:1915年,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2)指导思想:前期为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3)代表人物:________、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 (4)基地与阵地:北京大学基地、《新青年》阵地。 陈独秀 陈独秀 2.内容 (1)提倡________和________,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核心内容)。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典范)。 3.意义 (1)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新文化运动对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对广大青年的思想起到了解放作用,使民主、科学思想等得到弘扬,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3)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民主 科学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背景 (1)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2)国外:俄国________的胜利。 2.传入 (1)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____________》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2)1919年,________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影响 (1)部分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2)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十月革命 庶民的胜利 五四运动 【例1】 (2013年广东学业)清末有人说:“西学之精,莫非原本中国……今精舍方言、格致两斋,通其言语文字,以造就译才,兼考求新理新物,为制器利用之助,是乃昌明中国实学,将以西学化为中学,非弃其学而从西学也。”由此可知,作者( ) A.主张全盘西化 B.反对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 C.认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认为西方的“新理新物”不值得学习 解析:材料“西学之精,莫非原本中国”说明此人认为中学的地位;材料“为制器利用之助,是乃昌明中国实学”说明此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答案:C 【例2】 (2013年广东学业)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民报》的创办 B.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C.《青年杂志》的创办 D.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答案:C 1.新文化运动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中心:北京大学。 两大口号:民主、科学。 三大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四大人物: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可概括为“二、三” 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邓小平理论。 三次转变:半殖民地半封建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考点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 专四《课时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复习配套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 第2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中历史 第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中历史 第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 第3课 美术的辉煌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中历史 第3课 辛亥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 第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 第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 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 第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学业平考试名师专题指导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课件.ppt
- 高中历史学业平考试名师专题指导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ppt
- 高中历史学业平考试名师专题指导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ppt
- 高中历史学业平考试名师专题指导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课件.ppt
- 高中地理 11 环境概述同步课件 湘教版选修6.ppt
- 高中历史学业平考试名师专题指导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课件.ppt
- 高中历史学业平考试名师专题指导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
- 高中地理 11宇宙中的地球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地理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地理 13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