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学案.docVIP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学案.doc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梯度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理解掌握:了解中国古代冶金、制瓷和纺织业发展的过程、主要成就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式;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综合运用:冶金、制瓷和丝质技术的进步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作用。 新知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情景激疑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铸造于清乾隆年间,是我国古代高超铜器铸造水平的集中体现,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走,2009年2月25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将青铜鼠首和青铜兔首强行拍卖,激起了华人的极大愤慨。除青铜冶铸外,我国古代还有哪些先进的金属炼铁技术? 新知解惑 1. 青铜冶炼技术 (1)盛行时期: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被称为我国的① 。 (2)主要成就:② 时期,中国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成熟,不仅数量多、种类齐备,而且工艺精湛。 2.冶铁炼钢技术 (1)③ 时期中国发明冶炼生铁和钢,春秋时期的钢是④ 。 (2)南北朝时期发明了⑤ 。 3. 冶炼燃料 (1)⑥ 开始用煤做燃料炼铁,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 (2)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⑦ 流行开来。 自我校对 知识点一①青铜时代 ②商周 ③春秋 ④块炼钢 ⑤灌钢法 ⑥汉代 ⑦明朝 重点探究 1.为什么把夏商周时期称作“青铜时代”? (1)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 (2)生产数量大,品种多,价值高。 (3)青铜铸造是商周时期的主要手工业部门。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煤的国家。怎样认识煤的使用? (1)煤的使用提高冶金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延缓水土资源的破坏,有利农耕生产。 (3)但煤的使用造成大量有害气体污染了环境。 应用提升 1.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 )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解析】夏、商、周三代被称为中国的青铜时代,但是商周是我国青铜技术的鼎盛、繁荣期。 【答案】B 2. 2007年1月,央视《艺术品投资》栏目举办的“2007民间寻宝记——走进丹阳”在评选“十大宝物”时发生意外:礼仪小姐展示一面战国青铜镜时不慎失手,古镜当场被摔碎。瞬间,人们都惊呆了。央视工作人员、礼仪小姐和专家都赶紧在地面上捡拾碎片,栏目负责人当场承诺将邀请著名的青铜器修复专家贾文忠修复古镜。该青铜镜之所以受到这样的珍视,主要在于它的( ) ①艺术价值 ②历史文化价值 ③工艺价值 ④文学价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青铜镜作为文物能够反映当时的手工业技术、审美艺术价值等,但它不属于文学作品,反映不出文学价值。 【答案】B 知识点二 衣被天下 情景激疑 中国是“丝绸之国”,古希腊人把中国叫做“赛里斯”就是这个意思。在古罗马,恺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丝绸,后来上等丝绸每磅竟值黄金12两,迫使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中国古代丝织业是怎样不断发展且影响海外的? 新知解惑 1.丝织技术 (1)① 时代,人们就学会了养蚕缫丝;西周以后,丝织技术突飞猛进。 (2)汉代丝绸外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② 的称号。 (3)唐代发明了③ 技术,丝织品文饰更加绚丽,极具艺术神韵。 2.棉纺织技术 (1)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 (2)元代④ 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先进技术的推广,使江苏⑤ 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3)⑥ 后期,棉布取代丝、麻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自我校对 知识点二①上古 ②“丝国” ③缂丝 ④黄道婆 ⑤松江 ⑥明代 重点探究 棉布为什么能很快取代丝织品的主导地位? (1)丝织品较为贵重,主要为上层社会所消费,广大民众的衣料往往是麻布,辛苦劳作的织女却衣衫褴褛。 (2)棉布物美价廉,柔软、舒适、温暖,且比丝织品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人民使用。 (3)农业的发展,棉花在全国的普遍种植也为此提供了条件。 (4)元朝棉纺织技术的革新等。 应用提升 3. “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