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三峡中坝遗址地层中Rb和Sr的分布特征及其古气候演变.pdf
第 24卷 第5期 2004年 9月 第 四 纪 研 究 QUATERNARY SCIENCES Vo1.24,No.5 September,2004
文章编号 1001—7410(2004)05—531—06
长江三峡中坝遗址地层中 Rb和 Sr的分布特征 及其古气候演变木
黄 润①② 朱 诚① 郑朝贵① 马春梅①
(①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 210093;②皖西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六安 237012)
摘要 长江三峡中坝遗址是我国 目前仅有的、世界上也罕见 的“通史式”遗址。它不仅蕴藏大量的文化 内涵 ,而 且包含极其丰富的自然环境演变信息,是研究三峡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的理想剖面。文章对遗址地层中的铷 (Rb)、锶(sr)值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剖面地层中的 Rb含量偏低,而 sr含量偏高,Rb/Sr比值变化较大。 Rb/Sr比值已成为区域环境演变研究中较理想的替代指标,根据 Rb/Sr比值的环境指示意义发现,长江三峡地区全 新世中晚期以来气候环境总体上逐渐趋于恶劣;气候冷暖湿热变化剧烈;寒冷期长于温暖期,并没有明显地向湿热 方向发展趋势。与长江下游等东部其他地区相比,长江三峡地区也存在明显不同之处:隋唐暖期不明显,而中世纪 暖期表现显著 。 主题词 中坝遗址 Rb/Sr比值 古气候 中图分类号 K871.1,1539 文献标识码 A
长江三峡地区由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形复杂 多样 ,全新世以来环境演变较为复杂 ,与我国长江下 游等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坝遗址地处长江 三峡腹心地带 ,位于重庆市忠县县城正北 6km干井 河两岸的台地上,面积约 50 000m2,由于河水的常年
侵蚀和冲刷,遗址主体部分从河左岸的台地分离出 来,形成一座面积约 7 000m 的河 中孤岛,当地人称 之为“中坝”(图 1)。在中坝遗址厚达 12m的剖面中 文化堆积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沉积 连续、层次清晰、断代可靠。被国内外专家称为“国
图 1 中坝遗址和采样点分布示意图
Fig.1 Sketch map of Zhongba Site and sampling place
第一作者简介 :黄 润 男 40岁 副教授 区域环境演变和全球变化专业 E-mail:huangrun@wxc.edu.1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高等院校博士点基金项目(批准号:2000028414)和南京大学分析测试基金项目共同资助 2004—05—14收稿,2004—06—15收修改稿
532 第 四 纪 研 究 2004钲
内绝无 仅有 、世 界上 也及 其 罕见 的 ‘通 史 式 ’遗 址”l1 J,它不仅包含大量 的文化 内涵 ,而且蕴藏着极 其丰富的自然环境演变信息。所以,该遗址剖面是 研究三峡地区全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的理想剖面。铷 (Rb)和锶(Sr)是在地球化学行为方面既有 明显差别 又有联系的微量元素,Rb和 sr元素在表生环境下 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早就引起 了国内外学者 的注 意l2“J。Daschl J曾对各种母 岩在风化作用条件下 Rb,sr迁移规律进行 了较详细的研究 ,指 出 Rb/Sr 值反映了母岩风化作用强度。Galet等E3 J也对洛川 黄土剖面中的 Rb/Sr值分布进行 了初步研究 ,发现 该比值可清晰地识别古土壤地层单元。近年来,国 内一些学者 J通过对我 国北方黄土和长江下游地 区下蜀黄土典型剖面的 Rb,Sr和 Rb/Sr比值研究发 现 ,它们能更精确地反映古气候环境的变化 ,是区域 环境演变研究中较理想的替代指标。本文选择中坝 遗址典型剖面地层进行 Rb,Sr及 Rb/Sr比值 的测试 和分析,研究了遗址剖面沉积地层形成过程中的化 学风化作用强度,进而揭示 了遗址剖面所在区域即 长江三峡地 区全新世 中晚期 以来气候环境演变情 况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1.1 样品采集
样 品 于 2003 年 4 月 采 自 中 坝 遗 址 T02ZZID30102探 方 西壁 ,地 理 位 置 30o 20 43”N. 108。01 37 E,海拔 148m,整个剖面厚度 12m。遗址所 在地现为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 18.2~C, 年降水量 1 193mm,四季分 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10cI=活动积温 5 787 cI=)。 采样从 剖面生土层至表 土层不 等距 进行,共 202个样品;样品采集后放入 zip.1ock聚乙烯袋中, 密封以防止样品污染。
1.2 剖面沉积物的特征及年代确定
由于中坝遗址剖面的文化层次繁多 ,且遗迹、遗 物和地层间叠压打破关系 比较复杂l7],剖面地层划 分较困难。有关文化层的断代是在专业考古研究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