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敦煌古藏文写本P.T.1055+IOLTibJ744《十二钱卜法》题解与释录——敦煌汉、藏文术数书的比较历史学研究之一.pdf
                    6 
敦煌古藏文写本 P.T.1 055+IOL Tib J 744 《十二钱 卜法》题解与释录 
敦煌汉、藏文术数书的比较历史学研究之一 
陈于柱 张福慧 (天水师范学院 1.历史文化学院 2.图书馆,甘肃 天水 741000) 
摘要:分藏于法国与英国的敦煌古藏文写卷P.T.1055、IOL Tib J 744《十二钱 卜法》属一卷之 裂,可以直接缀合。P.r_1055与 IOL b J 744的缀合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学界对吐蕃民族典籍的认识, 而且为今后敦煌古藏文写卷缀合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 了范例。为便于学界利用此件写本。将经过缀 合和整理的相关释文予以公布,并作说明和校理。 关键词:敦煌遗书 《十二钱 卜法》 缀合整理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52(2015)04—0006—16 
目前所知敦煌遗书中属于 《十二钱 卜法》一类的写本有十数件,分藏于英、法、 俄等国,除 S.3724+S.11415、S.813、皿x.09941+Rx.09981、S.5686、S.1468五件汉 文写本外,尚有多件古藏文写本,①说明这类文书不仅在唐宋时期颇为流行,而且对当 时的汉、藏族群均具有重要影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王尧与陈践两位先生相继刊 布、释读出P.T.1055与IOL Tib J 742两件敦煌古藏文 《十二钱 卜法》,②有力推动了学 界对此类文献的认识。除目前学界已刊布的 IOL Tib J 742外,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 古藏文写本中还有一件编号IOL Tib J 744的 《十二钱 卜法》写本。2011年日本学者西 
收稿日期:2015—07—02 基金项 目:教 育部人 文社会科 学研 究规 划基金 项 目:“敦 煌汉、藏 文术数 书整理释 录与比较研 究” (13YJA7700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 (S.5551一S.5613)” (2012M510485) 作者简介:陈于柱 (1977一 ),男,江苏邳州人。教授,主要从事敦煌学研究; 张福慧 (1975一 ),女,陕西紫阳人。馆员,主要从事藏学研究。 ① 郑炳林、陈于柱 《敦煌占 文献叙录》,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1—27页。 ② 王尧、陈践编著 《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 92—94页;陈践 《敦煌 藏文 ch.9.I.68号 “金钱神课判词”解读》,《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 3期,第 1—9页。 
敦煌古藏文写本P-T.105+10LTib J74《十二钱l法)题解与释录——敦煌汉、藏文术数书的比较历史学研究之一 7 
田爱最早提出P.T.1055与 IOL Tib J 744可以缀合 ,①但未能充分展开论证和说明。 法藏敦煌古藏文写本 P.T.1055首尾均缺,起 “ba la btab na don myi vgrub(b问, 事不能成)”,讫 “grog pya la btab na(b问财运)”,由多纸粘连而成,单面抄写,存 “三仰九俯”至 “十一仰一俯”等九组 卜辞。英藏敦煌古藏文写本 IOL Tib J 744首缺尾 全,起 “grog myed(无财)”,讫 “nye zho myi vong ste bzang rab bo(灾厄不至,大 吉)”,亦单面书写,存 “十二仰无俯”至 “无仰十二俯”两组 b辞。两件写本所言 
“ gan(仰)”、“bub(俯)”,是指占 卜所用十二枚钱币的正面与背面之意,在敦煌汉文 本 《十二钱 b法》中经常被分别称作 “文”、“缦”。所以 P.T.1055与 IOL Tib J 74 在 性质上相同,即均属 《十二钱 b法》写本。 就纸张而言,根据 IDP(国际敦煌项目)提供的数据,P.T_1055、IOL Tib J 744的 纸张宽度同为 14厘米,且均是单面抄写文字。受纸张宽度的限制,两份写卷书写行款 完全相同,都采用短行书写形式,完整的一行最多有 12个藏文文字,少则7、8个,是 常见书写文本的一半。就行文段落划分而言,P.T.1055、IOL Tib J 74 均是以一次抛掷 12枚钱币所得到的不同 “仰” “俯”数及一组 b辞为一段,并都以藏文段落标志符 
“  1l,为起始。 从写卷书迹来看,P.T.1055与 IOL Tib J 744字体相同,且都有将 “Ilq”连笔写作 
“ u ”、 “日”连笔写作 “厶”的简写习惯,此外两件写卷通篇多将藏文 “征兆”一 
词 “昌”写作 “ ”,P.T1055只在 “五枚铜子为仰,余为俯”的 “家宅占” b辞中 
写作 “昌”。笔者检索了已公布的敦煌藏文本 《十二钱 卜法》 占书,类似的写法在 P.T.1055、IOL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