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史的转向——《新文化史:历史学的“文化转向”》评述.pdf
2014年第3期(2014年 6月) 黑河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HE UNIVERSITY 历史文化研究
文化史的转向
doi:10.3969/j.isn.1674—9499.2014.03.032
《新文化史:历史学的“文化转向》评述
薛艳丽 (河北大学 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 :在后现代史学兴起之际,一批具有独特视角和研究方法的文化史学家,掀起新文化史学的高潮。其理论主 要来源于三个方面: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和历史叙述主义,以及文化人类学。 林 ·亨特的《新文化史》、娜塔莉 ·泽蒙·戴维斯《马丁盖尔归来》、彼得 ·伯克的《什么是文化史》等的史学实践将新文 化史带入了新的转向。 关键词:新文化史;文化转向;史学实践 中圈分类号:K0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4—9499(2014)03—0117—03
后现代史学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法 国的思想家、历史学家米歇尔 ·福柯的著作开创了 文化史研究的新模式,在后现代史学风起云涌之 际,新文化史就是后现代史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一匹 黑马,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时期陆续出 版一批经典著作,如卡洛 ·金兹堡《奶酪与蠕虫》、 艾曼纽 ·拉杜里《蒙塔尤:1924一l324年奥克西坦 尼的一个山村》、娜塔莉 ·泽蒙 ·戴维斯《马丁盖 尔归来》,等等,但随着林 ·亨特1986年出版《新文 化史》和 1999年出版《超越文化转向》,明确打出 新文化史的大旗,确定了历史学主流的“文化转 向”的事实。周兵所著《新文化史:历史学的“文化 转向”》(以下简称《历史学的“文化转向”》)一书, 就是在认真梳理新文化史兴起与鼎盛的3O多年的 发展历程,将新文化史的理论和方法条分缕析得面 面俱到,不论对初次接触新文化史的初学者,或者 对其有所掌握的历史学者来说,都是一本对新文化 史认识重新整理的佳作。在下编中又分别对新文 化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史学家,彼得 ·伯克、林 ·亨 特、娜塔莉 ·泽蒙 ·戴维斯、罗伯特 ·达恩顿、罗 杰 ·夏蒂埃等,分别介绍其对于新文化史的史学观 点和史学实践的转变,这些学术前沿的史学知识使 笔者受益匪浅且极具启迪意义。
一 、 史学新鲜血液的注入——新文化史的理论
周兵的《历史学的“文化转向”》一书分为
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分为五章,介绍新文化史 的转变历 程、20世纪 80年 代后 的分科 史 的 “文化转向”、理论来 源,以及新文化史 中的微 观史学的史学实践 ;下编就新文化史中代表性 的史学家的史学理论做深度的解读,在史学 比 较的基础上,大胆预测 了史学未来 的发展趋 势,不仅表现 出作者 的学术洞察力和敏感度, 同时对于史学的前瞻性更是值得后进的研究 者学习和借鉴。理论是实践的指导,没有强大 的史学理论的引导,就如黑暗的夜路里没有 了 光明一样 ,再伟大的实践只能盲行。因此 ,作 者在深入研究 、解读 、消化新文化史理论 的基 础上 ,再次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新文化史中活 跃的倡导者和领导者身上,在其史学实践中去 发现、发掘文化转向的内驱力和风向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文化史 的理论来源 这一部分。新文化史到底如何发源 ,如何在史 学的实践 中越来越展现 出 自己独具特色的耀 眼光辉 ,又如何引领史学的研究走 向。这对初 学者来说,都是一个学术的困惑和史学研究水 平的制约。为此,本书就以上问题为读者深入 解读。林 ·亨特在《新文化史》中的导言《历 史、文化与文本》中指出:“历史研究越注意文 化,文化研究越注意历史,则对两者愈有利”, 充分肯定 了文化在历史研究 中扮演着越来越 重要的角色 ,也同时看到了在以往经济一社会
①转引周兵:《新文化史:历史学的“文化转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5页。在姜进主编的《新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翻译为“历史学越具有社会性 ,社会学越具有历史性,就越有利于两门学科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4—02—13 作者简介:薛艳丽(1988一),女,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近现代文化史研究。
史为主流的史学模式 的衰落和后退。作者指 出:“新文化史的兴起并非偶然 ,它是 2O世纪 七八十年代几种西方学术思潮共 同作用影响 的产物”?的,具体来说 ,其理论 和方法的主要 来源有“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法国年鉴学派 史学 ,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和历史叙述主义 , 以及文化人类学”? 。,正是这三种理论的共同 作用 ,才决定了今天正在勃兴的新文化史的基 本形式和走 向。英国文化史家彼得 ·伯克谈 到“社会文化史是对一种更陈旧的体制和更陈 旧的 ‘新 史学 ’的一种 有意识 的反叛 ”_2 J,所 以,在“20世纪初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