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如何发展
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如何发展
西部大开发、农业结构调整整、加入WTO、生态环境建设等均对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特色农业是西部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西部特色经济的必由之路。本文将就西部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问题与方向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 (一)西部发展特色农业有五大优势 1.生物物种优势。西部生物物种繁多、分布广泛、野生比例大、珍稀比重大、经济利用价值高、利用程度低。当然,也有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及开发可能导致生态环境问题。西北仅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野生植物资源种类多、用途广,已查明食用、药用、工艺、固沙、观赏等植物3000多种,稀有植物100多种;西南仅以云南省为例,有植物物种3万多种,动物两栖类92种、爬行类145种、鸟类778种、哺乳类259种,号称植物王国、香料王国、天然花园、药物王国。 2.土地资源优势。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优势最突出,表现为土地总面积和土地人均面积大,草地资源总面积和人均面积大,耕地人均面积大。 3.环境优势。西部地区开发较晚、开发程度较低,这决定了它的农业生产仍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化程度较低,化学要素投入较少,从而农业生产及工业生产的环境污染较轻,加之地域辽阔,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状况要明显优于我国开发较早、开发程度较高的东部及中部地区。这是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发展无公害特色农业的优势所在。 4.农村劳动力价廉而丰富。西南地区的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1998年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79.9%、81.8%、82.8%、81.8%和 84.6%,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7个、11.6个、12.6个、11.6个和14.4个百分点;西北地区的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8年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76.6%、79.8%、65.8%、70.2%和51.5%,其中陕西省、甘肃省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4个和9.6个百分点,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全国持平,而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4个和18.7个百分点;从农村就业结构看,1998年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全国为70.3%,西部为78.3%,西南地区为78.0%,西北地区为78.9%,其中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分别为71.7%、73.4%、82%。87.1%和91.6%,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别为77.2%、75.4%、85.1%、80.9%和90.4%。 5.空间优势。西部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导致农业立地条件复杂而多样。对于农业,特别是对于以资源、气候、立地条件为基础的特色农业而言,空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据此,西部可以发展高原农业。盆地农业、丘陵农业、沙漠及绿洲农业、河套农业等。 (二)西部发展特色农业的五大劣势 1.区位劣势。西部的区位特点:一是远离出海口,不利于产品出口;二是远离以大中城市为主体的特色农产品消费群体;三是远离交通运输主干线,不利于产品运输和交流;四是西部虽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并与西亚和南亚国家接壤,但毗邻国家的经济较为落后、社会较为闭塞而动荡,市场容量极其有限。 2.信息劣势。由偏远区位、城市稀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等所决定,西部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及中部地区,这种差距及其影响更甚于经济上的差距。特色农业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水平,信息劣势是西部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3.科技劣势。特色农业不仅仅是资源和劳动密集的产业,也应是包含相当高科技成份的农业。没有科技支撑的特色农业,是没有长久竞争力的,也是低效的农业。 4.人才劣势。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的缺乏是西部地区极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后两种人才的缺乏更是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的主要问题之所在。从根本上讲,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最缺的是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西部10省(区)沛的文盲半文盲率达24%(全国为18%),其中,四川省19%、贵州省30%、云南省28%、西藏自治区61%、陕西省21%、甘肃省33%、青海省42%、宁夏回族自治区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 5.市场劣势。我国西部地区的市场体系不健全、人们市场观念落后、对全国及国际市场的开拓起步较晚,加之当地市场的容量有限,是西部发展特色农业的劣势之所在。 (三)西部农业在全国的相对优势 表2列出了西部地区各种主要作物生产水平与全国水平的相对值及在全国的位次,从中可以看出,西部农业生产在全国农业中具有绝对优势的是油菜籽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依次为烤烟、谷物及甜菜。西北地区的优势是“双菜”,即油菜籽和甜菜;西南地区的优势是油菜籽和茶叶。具体到各省(区)、市,重庆市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