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覆盖与秸秆翻压还田效果比较.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㈨ ? 国 土 与 自 然 责 源 研 究 州 . 秸秆覆盖与秸秆翻压还田效果比较 .;一心 李新举张志国 c 摘 要 秸秆覆盖与秸秆翻压还母均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还田 3年 土壤表层 (0~ 10 c mj 有机质.覆盖比翻压增加58.6%:0 25 mm的团聚体.覆盖是翻压的4 7倍;覆盖条件下.土 壤 N.P K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翻压还母土壤中的 N大幅度降低;保水效果.覆盖明显优于 翻压:覆盖可以控制土壤侵蚀.抑制杂草生长 节省劳动力和能源 糕 词ractAbst 鲤Both of堕mulcfii要ng stra w M so乏il墚ret5in ih g aw,(SRS) improve soil ( S)and — sfr can properties After straw returned soil three),ears topsoil(0~ 10 cm1 organic matter of MS is much mole 58 6% than of SRS: 0 25mm aggrega tion of M S is the same 4 7 time as SRS.s0il N P. K is increased in mulching soil but in soil—returning soil.s0il N is decreased in large scale; conserving water effects of MS is better than SRS: besides.M S can control soil erosion restrain restrain weed growth.gave labor and energs Key words:m ulching straw;soil— returning straw;soil properties 我国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的目的是提高或保持土壤肥力 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目前 秸秆还田的方式有秸秆覆盖,秸秆翻压和秸秆堆沤后还田3种,前2种称为秸秆直接还田 由于秸秆堆沤需要场地和比较麻烦.所以应用较少 秸秆翻压在农村已得以广泛应用.而秸 秆覆盖由于人们认识不足应用较少 本文就秸秆覆盖和秸秆翻压大效果进行比较 , 1 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1 有机质 严慧岭研究显示:以同等数量的秸秆覆盖和翻压还田 3年后 覆盖还田的土壤有机质 增加30.1% 而翻压还田仅增加 19% 究其原因、翻压还田秸秆 速腐解.使秸秆中的有机 物陕速转化成速效养分 而这部分养分一部分供当季作物吸收,一部分被水淋失,仅有一小 部分用来形成土壤有机质;覆盖还田则不同 覆盖秸秆腐解较慢,被水淋失的养分较 秸 秆分解形成的有机物质缓慢进入土壤 其中—部分供作物吸收 大部分形成土壤有机质 基 于这一点、笔者认为目前采取的促进秸秆快速腐解的措旖对培肥土壤作用不大 但是秸秆覆 盖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般仅局限于0~ 10 cm土壤表层 翻压还田可扩大到整个耕作层 甚至于耕作层以下的土层 1.2 结构 秸秆还田3年. 0.25 mil土壤团聚体总量.覆盖为55.28%.比翻压还田高 l 1.60%, 且覆盖土壤的海绵状疏松层增厚O.7~1.6 C112。经土壤薄片显微鉴定.由于长期覆盖物的 存在.覆盖还田的土壤上部 2 cm范围内呈海绵状微结构 1 mm孔隙较多 呈团粒状、 收稿 日期: I998—0I—o9 · 44- 李新举等 秸秆覆盖与秸秆器压还田效果比较 并有未被扰动的蚯蝈I粪粒;土壤下部多为孔隙较多的团块结构.而翻压还田的土壤结构多为 屑粒和小团块 1.3 容重、孔隙度 无论秸秆覆盖还是秸秆翻压还田都可增加土壤孔隙度,减少土壤容重。还田3年后,覆 盖土壤0~ l0 cm土层总孔隙度增加4.16%,土壤容重减少0.1 1 g/cm 。翻压还田的土壤0~ l0 cm土层总孔隙度增加 3.4%,土壤容重减少 0.09%,由此可见覆盖还田好于翻压还田 I.4 透水陆 在土壤结构、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三方面的综合影响下,覆盖还田土壤的透水性大于 翻压还田 研究表明,还田3年后,覆盖还田土壤渗透系数为0.62 mm/s,而翻压还田为 0.43mfll/s 1.5 水分 秸秆翻压还田一方面增加土壤有机质 提高土壤对水的吸持;另一方面,改善土壤结 构.使土壤表层疏松.减少土壤毛细管作用,相应减少了土壤水分进入大气的机会、从而起 到保水的作用 而秸秆覆盖保水除了以上两方面原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地表覆盖物削弱 太阳对土壤的照射,降低土壤温度。减弱土壤水分蒸发;另一方面当水汽遇到秸秆时冷凝成 液态水返回到土壤中,相应减少土壤水分损失量。严慧岭研究表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