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屈原列传》导学案教师版.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屈原列传》导学案教师版

屈原列传 汨罗江上的殉道人——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意象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怀王宠佞臣,屈原自沉江 屈原,正好生活于七雄并峙、社会亟趋统一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七国中,秦、楚、齐三国力量最强,形成三足鼎立,其中秦、楚尤为强盛,合纵、连横的斗争十分激烈。苏秦说:“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战国策》)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楚国面临的危机,对内主张改革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由于怀王、顷襄王宠幸奸佞之臣(如令尹子兰、南后郑袖等人),对秦实行投降政策。屈原受到排斥打击,两次放逐到江南一带。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的局面,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度悲愤绝望,传就在这一年五月初五(农历),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后来,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 本文通过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不幸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有着直接的关系,赞扬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义的品德,处处流露出作者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 一、通假字 1.博闻强志       同“记”,译为“记忆力” 2.离骚者,犹离忧也 同“罹”,译为“遭遇” 3.人穷则反本 同“返”,译为“返回” 4.靡不毕见 同“现”,译为“显现” 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同“旨”,译为“旨趣” 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同“浊”,译为“污浊” 7.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同“涅”,译为“染黑” 8.屈平既绌 同“黜”,译为“罢免官职” 9.厚币委质事楚 同“贽”,译为“见面礼” 10.亡走赵,赵不内 同“纳”,译为“接纳” 11.齐与楚从亲 同“纵”,译为“合纵” 12.被发行吟泽畔 同“披”,译为“披散” 二、古今异义 1.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古义:“贤”的反面,没有才能 今义:品行不好(多用于子弟) 2.颜色憔悴 古义:脸色        今义:色彩 3.形容枯槁 古义:形体容貌 今义:对事物的性质或形象加以描述 4.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古义:当权 今义:凭感情、义气行事 5.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6.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骗人的假话 今义:无理狡辩 7.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 三、一词多义 1.闻 2.志 3.疏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效法 (2)名词作状语 ①蝉蜕于浊秽 蝉蜕:像蝉蜕壳那样 ②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虎狼:像虎狼那样 ③其后楚日以削 日:一天天地 ④厚币委质事楚 厚币:用厚礼 ⑤内惑于郑袖 内:在内 ⑥外欺于张仪 外:在外 ⑦身客死于秦 客:以客人的身份 2.动词活用 (1)动词作名词 谗谄之蔽明也 谗谄:中伤别人的小人 (2)动词使动用法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亡:使……灭亡 破:使……破败 3.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邪曲之害公也        邪曲:邪恶的小人 ②方正之不容也 方正:端方正直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诋毁,说坏话 ②明道德之广崇 明:阐明 (3)形容词意动用法 惠王患之 患:以……为患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者……也”表判断) ②此不知人之祸也。(“……也”表判断) ③秦,虎狼之国,不可信。(语意含判断意味) 2.省略句 楚诚能绝(于)齐。(省略介词)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正常语序:莫不欲求忠以为自,举贤以佐自) (2)状语后置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正常语序:于治乱明,于辞令娴) (3)定语后置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正常语序:人又谁能以察察之身,受汶汶之物乎) 4.被动句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被”表被动)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于”表被动) ③为天下笑。(“为”表被动) ④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为……所……”表被动) 1.课文记叙了楚国哪几件大事?作者写楚国命运,用意是什么? 明确:受骗绝齐→兵败丹、淅→蓝田退兵→复释张仪→诸侯击楚→赴秦身死→为秦所灭 作者写楚国命运是为了说明屈原的命运和他祖国的命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