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掖市肉牛产业发展路径与态势分析.pdf
中国牛业科学 2013 , 39(2) :65-68
China Cattle Science 行业动态
张掖市肉牛产业发展路径与态势分析
杨瑞基1 ,未跃明 2 ,杨建春I ,甘辉林 I
(1.甘肃省张掖市畜牧兽医局,甘肃张掖 734000;2. 国家肉牛在牛产业技术体系张掖试验站.甘肃张掖 734000)
摘 要:本文论述了张掖市自然条件优越、饲苹资源丰富、良种化程度高、发展模式先进、服
务体系完善等肉牛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以张掖市 30 年来肉牛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
出以坚持集聚发展、集约经营、产业融合、高效安全的肉牛产业发展方向,努力在规模扩展、
品种改良、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市场开发上实现新突破,全面提升肉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
产业化、数字化水平,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装备肉牛产业,大力发展肉牛饲养业,努力把张
挨打造成中国西北肉牛产业第一大市。
关键词:张掖市;肉牛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 :S8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9111(2013)02-0065-04
引言
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确立和发展,对一个地区
的现在初将来产业的发展、民生问题以及人文社会、
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有直接关系。肉牛产业作为张掖
市的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自 2008 年张掖百万头
肉牛基地建设工程实施以来,肉牛产业发展迅速,
至 2012 年底,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 100.3 万头(其
中:基础母牛存栏量 38. 5 万头儿出栏 26. 1 万头,牛
肉产量 7.83 万 t ,养牛产值 28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
入中来自养牛业的收入达 845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
入 7 310 元的 12% 。肉牛产业已成为引领张掖现代
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
增收的重要途径,其集聚效应己凸显和放大。
1 张掖肉牛产业发展的自然禀赋
1. 1 地理条件优越
张掖市地处青藏高原与蒙新高原的交汇地带,
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咽喉要道,南
据祁连山,北据巴丹吉林沙漠和合黎山,中部平畴沃
野、河流湖泊、沼泽湿地、戈壁沙漠纵横交错,为动物
防疫创造了天然屏障,并且处在人口密集区向稀疏
区过渡地带和世界玉米肉(奶)牛带的中心位置。地
势高亢,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紫外线强
烈,细菌病毒等有害横生物繁衍生存条件较差,具备
收稿日期 :2012-11-14 修回日期 :2013-01-26
基金项目:国家肉牛呢牛产业技术体系 (CARS-38)
生产优质畜产品的自然条件。
1. 2 饲草资源丰富
张掖具有两千多年高度发达和不朽的农耕文明
史,历代王朝实现移民实边的政策,屯垦屯军、精耕
细作、农牧结合,形成了具有西北内陆河流域特征的
冲击平原型绿洲,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肝陌纵横、
灌概便利,适于牛耕和机械化作业,易于种植玉米、
小麦、油菜等农作物,是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和肉牛
养殖基地。每年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 6. 6 万 hm2 以
上,其玉米秸轩近 230 多万 t ,加上 4 万 hm2 人工牧
草基地及豆科牧草复种,年产饲草 350 万 t 以上,完
全满足养殖 100 万头肉牛的饲草料需要。
2 张掖肉牛培育成果显著
2. 1 良种化程度高
从上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引进乳肉兼用型品种
西门达尔与当地品种河西黄牛(蒙古牛河西走廊型)
开展杂交改良,经过 30 多年的杂交改良(期间进行
了提纯复壮、核心群建立、选种选配、本品种选育等
选育工作)。目前,已形成了具有张掖地方特色的西
门达尔肉牛种群。至 2012 年底,全市肉牛饲养量达
到 100.3 万头,出栏 26. 1 万头,基础母牛存栏 38.5
万头。全市累计建成肉牛改良人工授精点 339 个,
牛改授配率、受胎率和冻配繁活率分别达到 88% 、
90%和 89% ,肉牛良种率由 2008 年的 85%提高到
作者简介:杨瑞基 0956-) ,男,甘肃张掖市人,研究员,主要从事肉牛生产与之相关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
66 中国牛业科学 第 39 卷
目前的 90% 以上,个体产肉量由 2008 年的 129 kg
提高到 300 kg 。
2. 2 发展模式先进
张掖在发展肉牛产业的过程中,始终强调现代
化引领产业的主导作用,以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
为发展技术路径。形成了政府抓良种、农户抓繁
殖、小区吊架子、大户抓育肥、协会抓流通、企业抓加
工、站所抓防疫的肉牛发展模式,在全国肉牛行业
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全市肉牛养殖小区累计达到
163 个,千头以上的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
达到 19 个,年出栏百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场(小
区)达到 130 个,农户规模养殖肉牛占到总量的 55%
以上。
2. 3 服务体系完善
全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