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 生物技术安全性及其应对措施;人们对生物技术的担忧主要来自:
用以研究一些病症,例如癌症的微生物都带有特殊的致病基因,如果它们从实验室逸出并且扩散,势必造成可怕疾病的流行。
外源基因引入是否会破坏细胞重要生长基因或激活癌基因?是否会造成致病力极大、难以控制的微生物?转基因动植物和食品是否将对人类和环境造成长期的危害?擅自改变生物基因是否会引起一些难以预料的危险?
;人是否可以成为基因操作对象?基因诊断是否会侵犯人类隐 私权?克隆人是否应该严格禁止?
基因工程技术应用在人以外的其他动物上则更加危险,因为所创造出的新物种有可能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而引发一场浩劫。
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推动生物武器的研制与发展,使笼罩在人类头上的生存阴影越来越大。;13.1.1 转基因微生物
传统的恐慌来自霍乱、鼠疫、天花等???些病原微生物;新的担忧来自转基因微生物:带有各种外源基因的微生物是否会引发生态灾难?造成新疾病的流行?
根据安全评价的需要,转基因微生物可分为:动物用、植物用和其他。
;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潜在危害
致病性,包括: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过敏性
抗药性
食品安全性
;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
致病性和毒性
生存竞争能力
传播扩散能力
遗传变异能力
遗传转移能力
;安全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人类、动物健康和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两个方面。包括:
受体微生物由于外源基因的插入,是否具有演变成有害微生物的可能性?
对所应用环境中其他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否会因此而产生或增加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由于转基因微生物的使用,植物的普通病原微生物是否会产生新的抗药性? ; 针对动物用、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环境释放后的安全控制包括:
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
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
严格的安全性评价
切实可行的安全控制措施 ; 人们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担忧主要来自:
转基因动植物的大规模种植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食用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转基因食品对一些社会伦理观念及道德规范造成的危害。 ;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
首例转基因生物为番茄
目前大豆种植量最大; 加拿大“超级杂草”事件
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事件
美国斑蝶事件
中国转Bt棉事件 ;加拿大“超级杂草”事件
“超级杂草”可在喷施另一种除草剂后被除掉
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事件
PCR技术的影响
美国斑蝶事件
真正导致斑蝶减少的原因是滥用化肥
中国转Bt棉事件
能够大量减少化学杀虫剂的施用 ;产生新毒素,引起人类急、慢性中毒或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含致敏物质,引发过敏
营养成分不同,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某些不利影响
所携带的耐抗菌素基因可能通过影响细菌而影响人类;两个典型的代表:
欧盟:只要不能否认其危险性,就应该限制。
美国:只要科学上不能证明其危险性,就不应该限制。
科学、政治、经济因素;2002年,凡涉及转基因作物和其衍生食品上市实行许可和标签制度。
对于常规食品,其转基因含量阈值不得超过0.9%。超过这一阈值的食品不得进入欧盟市场。在此阈值以内,必须标明“该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或该产品“由转基因产品制成”。凡含有5%以上转基因DNA或蛋白质的农作物或食品在市场销售时,必须带有“转基因”(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字样的标签 ;2001年,参加联合国生物安全问题国际会议的134个国家的代表同意签署《卡塔赫那生物安全议定书》(Cartagena Protocol on Biosafety to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确立了处理生物安全问题的国际法律框架。
目前已有139个国家签署了这项《议定书》。
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了公约。 ;各国总体而言持慎重态度
为转基因食品制定了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
基本上都采取标识制度
; 目前采取的对策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必须尽快提高我国的监控技术水平,对进口的转基因农产品的特性、危害性进行严格、及时的检查和监控。
其次,应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对进入我国的转基因产品进行规范化管理。 ;2001年5月,中国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002年1月,农业部发布了与该条例相配套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
;明确《条例》所指的“转基因生物”涵盖范围
农业转基因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校园危机事件应对与处理》专题讲座.pptx VIP
- 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套装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4年.docx VIP
- 《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GB50217-201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docx VIP
- (高清版)-B-T 17799.2-2023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第2部分: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标准.pdf VIP
- 2025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6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方案.doc
- 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企业发展五年规划目录.PDF VIP
- 2025年电信人工智能学习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