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修改稿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甘肃会展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张红娣)
会展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会议、展览和节庆等内容。会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以经济发展为内核,经济基础渗透到会展业发展的各个方向,并成为会展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会展业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区域和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强弱,也是评判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会展业在我国蓬勃发展,“会展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巨大能量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随着西部地区各种各样的会展活动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地处西北内陆的兰州会展业也应运而生走上了它的起步阶段。2010年6月,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建成投运,这不仅让“流浪”多年的“兰洽会”得以安家落户,而且随着展会活动数量、展览规模、经济效益的日益扩张,甘肃会展业对区域经济拉动及行业水平的提升显示出了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省会城市,在发展会展业方面有它特有的条件和优势,如何合理整合资源、利用当地的特色办好展会、促进经济发展,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
兰州市会展业发展背景
国际背景下的中国会展业发展
亚洲会展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是全球会展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增长势头强劲。亚洲会议市场占全球国际会议市场的份额从2000年的13%增长到2009年19%,现已超过北美洲,仅落后于欧洲地区仅次于欧洲地区。亚洲地区的日本、中国已经稳居举办国际展会数量前十强国家之列。中国在会展市场排列中仅次不断赴前。2010年排名达到第8位,从当前形势看,各国纷纷在加大力度发展会展旅游,重心正在往新兴经济体国家偏移。同时,欧美国家经济危机为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提供了契机。
国内会展业蓬勃发展,各地政府高度重视
各地政府对会展业发展愈加重视,不少省市将会展业列入地方“十二五”规划,全国会展市场呈现出持续扩张的趋势。一方面,表现在会展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大。各级政府纷纷立项,武汉投资500亿,筹建4平方公里的会展综合体,展馆面积46万m2包括展览中心、会议中心、洲际酒店、商业写字楼、海洋乐园等配套设施。重庆投资500亿,建设了8.68平方公里的会展综合体。成都博览中心20万m2,天津博览中心40万m2 ,西北地区新疆筹建展馆二期,西宁筹建展馆二期。另一方面,表现在会展市场城市分布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扩散到全国各省市,甚至一些中小城市。会展业内存在竞争合作并存的格局,各地政府将会展业提升到战略高度。都先后成立展览局,会展办等政府专业管理部门,整合资源、统揽全局、专业化管理。并且纷纷出台政策条例,抢占会展资源,同时各城市又加大招商力求和作共赢同时各城市又加大招商力求合作共赢,结成区域性和行业性联盟。同时国内会展场馆建设热潮不减,呈现出一线城市与二三成城市场馆建设齐头并进的态势。
充分利用甘肃特有的产业结构,将兰州打造成为西北会展中心城市。
甘肃是石油化工、冶金有色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能源大省,新能源开发、中药材加工及制药、农产品加工;马铃薯产业、制种产业等居全国首位,甘肃的科技创新实力在全国乃至世界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拥有中科院寒旱所、近物所、化物所等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有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7个省级重点开放实验,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510研究所为代表的航空航天界为遨游太空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所为代表的航空航天科研单位为我国太空发展计划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兰州必须依托这些优势产业,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开拓出甘肃具有特色的会展发展之路。
兰州会展业发展现状
1、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
甘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沙漠戈壁、名刹古堡、草原绿洲、佛教圣地、冰川雪山 、红色胜迹和民族风情等独特的景观。神奇的土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民族成就了文化甘肃、山水甘肃、民俗甘肃,现代甘肃的旅游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四条黄金旅游线路和以兰州为中心的周边休闲旅游圈,给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无可比拟的机会优势。
2、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甘肃作为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中西文化的交通要道,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现代文化亮点频出,红色革命文化星光闪耀,形成了一道神秘而独特的西部文化 风景长廊。独特的伏羲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现代化文化、为特色会议、节庆活动的发展创造了优越支撑条件。,也有利于会展业与文化创意业的联动发展。
3|、便捷的交通条件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大通道,以兰州为中心以连(云港)霍(尔果斯)、丹(东)拉(萨)2条国道为主干线,10条国道及32条省道为干线。兰州是西北地区最大铁路枢纽中心。 陇海 、兰新、包兰、兰青、宝中等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兰州的中川国际机场于2015年建成投运,兰州是连接甘肃省精品旅游区的枢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下期末综合复习题三201106.doc
- 八年语文上1630课练习答案.doc
- 八大作业许可证最新.doc
- 八图像分析.doc
- 八年级地理22世界的气候类型.doc
- 八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及其.doc
- 八渣罐修复规程MicrosoftOfficeWord文档.docx
- 八上历史期末综合检测2.doc
- 八层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doc
- 八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表.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