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61讲 现代中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导学案.docVIP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61讲 现代中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61讲 现代中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导学案

PAGE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61讲 现代中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导学案 课题:—— 第61讲 现代中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姓名: 考纲展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与成就。 课前预习 一、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 (1)含义:就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2)目的:加强国防,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3)概况: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加强 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中国十分重视和平利用核能,先后建成了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力。 ②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2、载人航天 (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2)成就: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1)研制成功: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二号”。 (2)2001年,袁隆平获得了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意义: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4、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成就: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2)意义: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二、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与成就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措施: ①新中国成立: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的方针,从而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人民教育。 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③发展两种教育制度:即全日制学校教育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目的是为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青年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2)成就: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2.动乱中的教育: (1)表现:“文革”初期,由于很多师生被卷入“扫四旧”批走资派,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止;70年代初,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2)影响:“文革”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3.教育的复兴: (1)“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制度。 (2)优先发展教育,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加快教育民革步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高等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90年代着手实施“211工程”计划。 (4)教育投资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社会力量办学兴起,启动了“希望工程”。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5)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加大西部教育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力度。 课堂研讨 建国以来科技成就的取得有何重大意义和作用? 备 注学后反思  课堂检测——第61讲 现代中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姓名: ( )1.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美国人曾预言中国五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西方记者称中国“有弹无枪”。打破这一预言的是中国 A.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神舟”飞船发射成功 ( )2.2012年6月16日中国神舟九号飞船顺利升空,并在18日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进步。中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A.原子弹爆炸 B.“东方红一号” C.“天宫一号” D.“神舟五号” ( )3.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这一俗语深刻揭示出 A.农民生活的改善主要依靠杰出人物的贡献 B.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激发了袁隆平的创造力 C.农民生活改善靠的是党的富民政策和科技进步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