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城高校特色数据库共享技术研究-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doc

福州大学城高校特色数据库共享技术研究-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州大学城高校特色数据库共享技术研究-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

福州大学城高校特色数据库共享技术研究 林尔正 林丹红 (福建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本文针对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共享遇到问题,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各个高校分别使用一台对外服务器为做代理机,代理机装有页面抓取程序获取特色库内容,在共享平台和各个特色数据库之间构架一层代理层,屏蔽下一层的差异,通过统一的标准提供内容给共享共建平台。 关键词 数据库共享、页面采集、区域共享 Lin Er-zheng Lin Dan-hong (Fujian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ew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 College Library Database shared experience problems in the Fuzhou. propose a solution: Between sharing platform and the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tabase architecture layer proxy layer shielding the difference to the next level, providing content to a unified interface to the total shared platform. Key words: Database shared, reporting system, pages collected, regional sharing 1 引言 进入数字图书馆建设时代,各个高校图书馆都在加大力度建设特色数据库,通过建设特色数据库可以更好的挖掘本校的馆藏资源、学科优势[1]。随着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平台的逐步完善,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共享工程却迟迟未见实施。制约大学城高校图书馆特色库资源共享的原因有很多,本文针对技术层面,探讨实现大学城高校特色数据库的共享的技术方案。 2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高校特色数据库现状 经过对新校区的各个高校进行调研后,发现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多数高校都有建设本馆的特色资源数据库。本研究收集了特色数据库的名称、类型、建设数据库的技术平台以及所属学校。如表1所示。 表1 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高校特色数据库 ID名称类型技术平台学校1催化化学期刊文献型DIPS福州大学2催化会议论文数据库文献型DIPS福州大学3催化专利数据库文献型DIPS福州大学4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文献型超星特色数据库平台闽江学院5闽都历史文化名人特色数据库文献型超星特色数据库平台闽江学院6三坊七巷特色数据库库文献型超星特色数据库平台闽江学院7闽港澳台中草药图片库图像型ASP.NET+SQLSERVER福建中医药大学8福建省主要造林树种特色数据库图像型ASP福建农林大学9本校学位论文数据库文献型DIPS福建农林大学10馆藏港澳台书目文献型ASP.NET福建师范大学11馆藏中文民国文献文献型DIPS福建师范大学从收集的数据可以发现由于大学城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时缺少认真规划, 没有形成完整体系,造成在技术层面上实现共享大概存在以下问题。 2.1 高校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技术不统一。 通过对表中高校图书馆建库所使用的平台的统计来看,各个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的建库平台不统一。建库平台大多数是DIPS和超星数字图书平台建库,也有使用其他的比如Elsa 系统建库平台的,还有的图书馆使用自主研发平台自建数据库的。有些馆因为在不同时期建设数据库,因为技术的变革,使用了3个不同的平台建设数据库。 平台使用的底层数据库存在巨大差异,包括微软的SQLSERVER、access数据库、文本格式的数据库等。平台所在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也不统一。大部分用的是windows系统, 也有用的是Linux系统。平台的技术、底层数据库、平台所在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共享的困难[2]。 2.2 特色数据库的数据库表结构、字段标准不统一 由于建库的时期、团队的差异,导致了在各高校在建库的过程中使用的元数据标准也是不统一的,有些个图书馆的元数据标准是MARC;有些个图书馆的元数据库标准是DC; 还有些图书馆的元数据标准是自定义标准。所以在描述数据的元数据的差异也造成了共享的困难。 2.3 局域网限制 表1中的特色数据库资源分散在各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