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尋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剪子巷.docVIP

【探古尋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剪子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古尋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剪子巷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的故事:剪子巷 旧时济南有不少带有行业色彩的老街古巷,诸如剪子巷、篦子巷、花店街、筐市街、馆驿街、铜元局街、估衣市街、菜市场街、碧梧街等等,而其中最能代表老济南行业特色的街巷之一当数剪子巷了。 剪子巷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北部西侧,其风情穿越600年历史,至今犹在。它位于西门外路南,南北走向,北起自估衣市街,南止于花墙子街,街巷东西两侧分别与盛唐巷、五路狮子口以及大、小板桥街相连。街长214米,宽约4—7米。由于巷子北段大多为经营剪刀、车马配件的铁器店,其中尤以制作剪子闻名,故而给它起了一个带有浓重行业特色的名字 — 剪子巷。 2011-10-9 13:15 上传  HYPERLINK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E1NDg5fDUzZDJhYjYyfDEzMTgzOTQ2NTF8MjgwOTIxfDI1MjY5Nw%3D%3Dnothumb=yes \o1268821_1315300560.jpg 下载次数:0 \t _blank 下载附件 (283.22 KB) 剪子巷烙印着济南城市发展的历史,古时济南城由于地质构造等地理因素,城区南高北低,中间低洼,存有大量涌泉、湖泊,“剪子巷”一带是一片沼泽。宋熙宁年间,济南太守曾巩在大明湖北岸筑江波楼,疏通城区积水。宋金之交的1137年,又开凿小清河,将济南北部泉水引入渤海,城区由南向北逐渐涸为平地,陆续出现民居、店铺,形成了大板桥、小板桥、曹家巷等几条水巷。 明洪武四年,济南重建城墙,挖掘了护城河,济南也发展为山东最大的商业城市,铁业、盐运和棉织业最为兴盛。明代中叶,西关一带集中出现铁具作坊,清康乾盛世年间,“剪子巷”借趵突泉名胜和西关码头之地利而兴起,已经是济南最繁华的手工业、商贸区,是真正的繁华之地了。那时,疏浚后的小清河水深且阔,商船可由泺源门(现在的济南西门)直抵鲁东北河海交界处的羊角沟。 到了清光绪年间,随着济南府经济地位的提高,山西交河、北京东郊以及本省章丘的铁匠们纷纷涌入济南,狭长的剪子巷内铁匠铺多时达几十家,其产品主要是剪、刀、锅、铲、勺及锄、镰、锨、镢等小农具。巷子两旁多为铁器店,店铺多为二层楼房,前店后坊,或上宅下店,生意十分红火,满巷子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街巷中终日顾客盈门,剪子巷的名称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叫响了。此时的剪子巷同其周边的柴家巷、郝家巷、冉家巷、西券门巷等被誉称为西关“八大巷”。 2011-10-9 13:15 上传  HYPERLINK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E1NDkyfDZhODgyNWU1fDEzMTgzOTQ2NTF8MjgwOTIxfDI1MjY5Nw%3D%3Dnothumb=yes \o 1269415018781_shuiyin.jpg 下载次数:0 \t _blank 下载附件 (90.96 KB) 旧时的剪子巷东南就是趵突泉,泉边有的是小商小贩,也是说书卖艺人云集的所在。所有小商小贩、本地的和外地的艺人、到泉边去的游人,都必须经过剪子巷,因此热闹非凡。因为有这许多人来此赶集,巷子里还有大小数家旅店和饭店。剪子巷北头连接着估衣市街,估衣市街铺有济南最早的柏油路,其宽阔与平坦曾给上世纪30年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的老舍先生留下深刻印象。 其实,剪子巷最动人之处还不只是这些商贩、店铺,巷子与附近的水巷桥梁才真正构成了老济南的独特风貌。已故台湾著名美食家、散文家唐鲁孙生前曾有一次作客济南的经历,他在《济南的泉水和鱼》一文中记述了旧时济南剪子巷这一独特的风貌,他写道:“济南城内地下沟渠密布,潜流纵横,随手自地上掀起一块石板,泉水便源源涌出,伸手就能捞到又肥又大的青草鱼。” 过去剪子巷街面用石板铺成,泉水从石缝中汩汩冒出,水流成河,步行经过的人,或脚踏水中的砖石跳跃而过,或脱掉鞋袜走,正所谓“清泉石上流,人在水上走”。那时,随意掀开一块石板就是汩汩清泉,泉水清澈,妇女在溪边浣衣洗纱,老人在树阴下纳凉,小伙伴们则在水中玩耍。“那才是老济南的风情哩。” 巷子南端的花墙子街与趵突泉“三股水”隔墙相望。人们在剪子巷街上行走,便能听到趵突泉公园内泉水汩汩的声响。剪子巷西通盛堂巷和五路狮子街,东连大、小板桥街,当年巷内店铺密集,水流纵横,泉水终年奔流不息。这一带泉水属于趵突泉群,部分泉水向北泻入西护城河,河道交叉,泉源充沛,四季溪流潺潺,富有水乡韵趣。 2011-10-9 13:15 上传  HYPERLINK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E1NDkwfGU0YTQ3Njc0fDEzMTgzOTQ2NTF8MjgwOTIxfDI1MjY5Nw%3D%3Dnothumb=yes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