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尋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司里街.docVIP

【探古尋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司里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古尋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司里街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的故事:司里街 济南老城南门外,正觉寺街、后营坊街和司里街、所里街,过去并称为“南关四大名街”。正觉寺街和后营坊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两千多年的汉代,而司里街、所里街至少也可以追溯到北宋,曾是一条房舍宅院在济南首屈一指的千年老街。 2012-7-16 13:06 上传  HYPERLINK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Y1ODg3fGM2ZDUyNDNhfDEzNDY1OTMyMDd8MjgwOTIxfDM1OTI0Mg%3D%3Dnothumb=yes \o 201041400021.jpg 下载次数:0 \t _blank 下载附件 (32.75 KB) 据载,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各州设置司寇参军,济南时为齐州,在这街上建了司寇参军官府衙门。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为司理参军,掌管刑狱,也简称司理,此街始有“司理”之称,后演变为“司里街”。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历城县志。建置考》载有“司街”;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历城县志。地域考》载为“司里街”。 2012-7-16 13:06 上传  HYPERLINK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Y1ODg2fGM2YWZlNzlhfDEzNDY1OTMyMDd8MjgwOTIxfDM1OTI0Mg%3D%3Dnothumb=yes \o 492918preview2.jpg 下载次数:0 \t _blank 下载附件 (22.47 KB) 过去济南“四大名街”之首的司里街乃是一条上千年的宋代老街,位于护城河畔的半边街南面,东起太平街,西止双清街,长520米,宽5米。这里既有黑虎泉群作为饮水之源,又无积水倒灌之忧,有着得天独厚的居住条件,自古便是官宦人家争相聚集的一块风水宝地。 2012-7-16 13:06 上传  HYPERLINK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Y1ODg5fDI1ZWM5MmI5fDEzNDY1OTMyMDd8MjgwOTIxfDM1OTI0Mg%3D%3Dnothumb=yes \o m_sb092027_5.jpg 下载次数:0 \t _blank 下载附件 (41.33 KB) 从黑虎泉畔护城河往南走,过去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着几条东西方向的街道:半边街、司里街、所里街、三义街、东舍坊街。当年有一首所谓“三街三看”之街名歌,叫做:“司里街看上任的,所里街看出殡的,三义街看挑粪的。”这首歌谣形象地描绘了三条街当时的热闹情景,而如今人们只能从歌谣里面遥想了——当年穷苦百姓居住的三义街随着泺源大街的建成已消失多年,司里街和所里街经过改造也名存实亡。 2012-7-16 13:06 上传  HYPERLINK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Y1ODkwfDU0ZjMzZTgxfDEzNDY1OTMyMDd8MjgwOTIxfDM1OTI0Mg%3D%3Dnothumb=yes \o W020080507278137508679.jpg 下载次数:0 \t _blank 下载附件 (131.89 KB) 旧时官吏被任用后,尤其济南以东各县官员,从府衙出来,过南门、经南大街、东折经岳庙后街、司里街,北过太平街,东青龙街,出东门后走东去官道。又加司里街上多住有官宦之家,他们今日为某官员升迁,明日为某官员外放赴任,整日酬酢往来,因此满街袍带冠缨,招摇过市,十分热闹,故与南边所里街多过殡葬相对映,而有“司里街看上任的,所里街看出殡的”之民谚。民国初年,朝廷败落了,一些大商贾取而代之在此居住,并以盐商为主。 2012-7-16 13:06 上传  HYPERLINK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Y1ODg1fDNiOGExOGY0fDEzNDY1OTMyMDd8MjgwOTIxfDM1OTI0Mg%3D%3Dnothumb=yes \o W020080507278137664830.jpg 下载次数:0 \t _blank 下载附件 (135.66 KB) 过去人们信奉神佛,祈求福佑,各街巷皆有寺庙多处。居司里街的官宦商贾求神佛佑其官运、财运亨通司之心更是虔诚。不过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祈求的神灵与众不同———坐落在司里街中段路北的是一座“五圣庙”。 “五圣庙”下面是一座城墙般厚的台基,台基中央有一宽约3米的拱形洞,面积虽然不大,但建的飞檐翅角,十分壮观。因为庙宇建在拱洞上,也称之为“五圣阁”。庙内塑有五尊神像,据说是异姓兄弟5人,称“五圣神”、“五显神”、“五猖”、“五鬼”等,属道教敬奉的神灵。 关于五圣神的来历,传说唐代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