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6鉴定学目录1.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鉴定学目录1

《中药鉴定学》6章1类                                 第 PAGE 3页 第六章 茎木类中药 概述   茎木类中药包括药用木本植物的茎或仅用其木材部分,以及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   茎类中药的药用部位包括茎藤、茎枝、茎刺、茎的髓部等。如木本植物茎藤的川木通、大血藤、鸡血藤,茎枝的桂枝、桑枝等,茎刺的如皂角刺,茎翅状附着物的如鬼箭羽,茎髓的通草、灯心草等。   ◆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1.茎类中药的组织构造,一般均为次生构造,应注意以下几部分的特征:   (1)最外是周皮或表皮。   (2)皮层,注意其存在与否及在横切面所占比例,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内含物等。   (3)韧皮部的筛管、韧皮薄壁组织、韧皮射线等各组织、细胞的形态及排列情况。   (4)形成层是否明显,一般都成环状。   (5)木质部的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细胞的形态和排列情况。   (6)髓部大多由薄壁细胞构成。   2.双子叶植物木质茎藤,有的为异常构造,其韧皮部和木质部层状排列成数轮,如鸡血藤。有的髓部具数个维管束,如海风藤。有的具内生韧皮部,如络石藤。   木类中药的药用部位主要为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的各部分,通称木材。木材又可分边材和心材两部分。心材形成较早,位于木质部内方,蓄积了较多的物质,如树脂、挥发油等,颜色较深,质地较致密。木类中药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等。   木类中药的性状鉴别:   木类中药多呈不规则的块状、厚片状或长条状。表面颜色不一,有的具有黑褐色树脂状条纹或斑块,如沉香,有的表面黄红色至棕红色,如苏木;有的因形成的季节不同而出现年轮,如苏木。   ◆木类中药显微鉴别:   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 一般分别制作三个方向的切面:即横切面、径向纵切面、切向纵切面。注意少数木类中药具有异常结构,如沉香,具有木间韧皮部。观察时应注意下列组织、细胞特征:   (1)横切面 是与茎的纵轴垂直所作的切面。在横切面上可见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等横切面的形状、直径大小和胞壁厚薄,亦可见辐射状射线。   (2)径向切面 是通过茎的中心所作的纵切面。显示了射线在这个切面上的高度和长度。   (3)切向切面 是不经过茎的中心而垂直于茎的半径所作的切面。显示了射线在这个切面中的高度、宽度和细胞列数。    第六章 茎木类中药(1类) 二、药材重点内容介绍 1.木通*  1 1)来源为木通科植物①木通、②三叶木通、③白木通(木通原植物)的干燥藤茎(入药部位)。   2)性状鉴别:圆柱形,常稍扭曲。断面不整齐,皮部较厚,木部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部较小或中空。   3)显微鉴别:茎横切面 木通:①木栓细胞数列;栓内层细胞含有草酸钙小棱晶。③中柱鞘部位含晶纤 维束与含晶石细胞群交替排列成连续的浅波浪形环带。 三叶木通:与木通相似,主要区别为木全细胞无褐色内含物。 白木通:与木通主要区别为含晶石细胞仅存在于射线外侧;维管束13个。 4)薄层、含量:木通苯乙醇苷B。   5)附注:1.川木通 ①来源为毛茛科植物①小木通或②绣球藤的干燥藤茎。    ②性状鉴别:呈长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其间布满导 管孔,髓部较小。 ③薄层鉴别:川木通对照药材。   6)伪品:关木通为马兜铃科东北马兜铃的藤茎。    性状特征:是摩擦残余粗皮,又樟脑样臭。   2.沉香* 6 1)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树脂的木材(入药部位)。   2)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   3)性状鉴别:“沉香(白木香)”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表面多呈朽木状,气芳 香,味苦(的中药是沉香)。燃烧时气香浓,有油渗出。以油润,体重,香气浓能沉水者为佳。 4)显微鉴别:白木香横切面 ②导管中含有棕色树脂状物质(的中药是沉香)。 ④有特异构造内涵韧皮部(的中药是沉香)。⑤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柱晶。   5) 理化鉴别:取乙醇浸出物,微量升华,得黄褐色油状物,加盐酸和香草醛,再加乙醇,显樱红色。   6)薄层鉴别:沉香对照药材 7)化学成分:挥发油中含沉香螺萜醇、白木香酸及白木香醛具有镇静作用。     3.钩藤  8 1)来源为茜草科植物①钩藤、②大叶钩藤、③毛钩藤、④华钩藤、⑤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