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有限空间基本知识和管理2013资料.pptx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主要内容;有限空间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 有限空间涉及到的行业领域; 有限空间引发的事故类型;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 有害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或可永久损害健康,或可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 人员在这种浓度水平下逗留30分钟即可产生死亡或健康的严重损害。当暴露于IDLH环境时,呼吸危害能够使在其中没有得到呼吸防护的作业人员致死,或丧失逃生能力,或致残。 ;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基本知识;爆炸极限(Explosion Limit,EL)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粉尘或纤维)与空气(氧气或氧化剂)均匀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浓度达到一定的范围时,遇到明火或一定的引爆能量立即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浓度下限(LEL) 最高浓度称为爆炸浓度上限(UEL) 爆炸浓度的上限、下限之间称为爆炸浓度范围。这一范围会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爆炸极限的范围越宽或爆炸下限值越低,这种物质越危险。;进入(Entry) 指人体通过一个入口进入有限空间,包括在该空间中工作或身体任何一部分通过入口。 隔离(Isolation) 通过封闭、截断等措施,完全阻止有害物质和能源(水、电、气)进入有限空间。;???害环境(Hazardous Atmosphere) 指在职业活动中可能造成死亡、失去知觉、丧失逃生及自救能力、伤害或引起急性中毒的环境,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形: (1)可燃性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超过爆炸下限(LEL)的10%。 (2)空气中爆炸性粉尘浓度达到或超过爆炸下限的30%。 (3)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9.5%或超过23.5%。 (4)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 (5)其他任何含有有害物浓度超过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IDLH)浓度的环境条件。;缺氧环境(Oxygen Deficient Atmosphere) 指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低于19.5%。 富氧环境(Oxygen Enriched Atmosphere) 指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高于23.5%。 紧急情况 (emergency) 由于任何内外原因,对进入有限空间的劳动者健康或生命有可能产生危险的情形。 ;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典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种类;有限空间作业危害的特点 属于高风险作业,如操作不当或防护不当可导致伤亡 发生的地点形式多样化 多种危害可能共存 某些环境下具有突发性,危害具有隐蔽性 有限空间存在的危害,大多数情况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程序; ;主要来源: (1)有限空间内长期通风不良,氧含量偏低。 (2)有限空间内存在的物质发生耗氧性化学反应,如燃烧、生物的有氧呼吸等。 (3)作业过程中引入单纯性窒息气体挤占氧气空间,如使用氮气、氩气、水蒸气进行清洗。 (4)某些相连或接近的设备或管道的渗漏或扩散,如天然气泄漏。 (5)较高的氧气消耗速度,如过多人员同时在有限空间内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氧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缺氧会对人体多个系统及脏器造成影响。氧气含量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同。;导致缺氧的典型物质 二氧化碳(CO2) 理化性质: 二氧化碳别名碳(酸)酐,为无色气体。 比空气重。 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水溶剂呈酸性,能被碱性溶液吸收而生成碳酸盐。 二氧化碳加压成液态贮存在钢瓶内,放出时二氧化碳可凝结成为雪花固体,统称干冰。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主要来源: (1)长期不开放的各种矿井、油井、船舱底部及下水道。 (2)利用植物发酵制糖、酿酒,用玉米制酒精、丙酮以及制造酵母等生产过程,若发酵桶、池的车间是密闭的或隔离的,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产生。 (3)在不通风的地窖和密闭仓库中储存蔬菜、水果和谷物等可产生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4)在有限空间作业人数、时间超限,可造成二氧化碳积蓄。 (5)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