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设计匹配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动机设计匹配综述

 HYPERLINK /forumdisplay.php?fid=10214filter=typetypeid=9 [设计匹配] 发动机各主要附件系统设计规范  HYPERLINK /tag-%CF%B5%CD%B3%C9%E8%BC%C6.html \t _blank 系统设计,  HYPERLINK /tag-%B7%A2%B6%AF%BB%FA.html \t _blank 发动机,  HYPERLINK /tag-%B9%E6%B7%B6.html \t _blank 规范,  HYPERLINK /tag-%B8%BD%BC%FE.html \t _blank 附件 发动机各主要附件系统设计规范 ??D. x H0 ?! ]4 {9 i5 ~一、? ? ? ? 进气系统 + ]% h. M) R3 W$ R1 G6 u1、? ? ? ? 空气滤清器:/ N9 Y% T- |- t* R! R U 1.1? ? ? ???根据发动机排量、额定转速、增压度等严格按计算结果,确定空滤器额定空气流量(计算公式及方法见附件1)。0 e% B5 k x. n! s 1.2? ? ? ???参照国际标准规定并结合我公司Q/FT A002《干式空气滤清器总成技术条件》的标准要求,确定空滤器的原始进气阻力、最大进气阻力、原始滤清效率、粗滤效率等技术参数。 # s7 Z% f* l, k( [* c c6 E1.3? ? ? ???牵引车等公路运输车辆,粗滤效率应不低于75%(卧式安装复合式空滤器)或87%(立式安装复合式空滤器),自卸车等经常在工地上,或在灰尘较多环境下运行的车辆,应配装粗滤效率不低于90%的双级带旋流管的沙漠空滤器。空滤器试验用灰尘应不低于JB/T9747标准要求。 |( k# X# M1 S q 1.4? ? ? ???根据国内道路状况,空滤器必须加装安全滤芯。并且应配装空滤器阻塞报警装置。 8 K/ A1 k2 R??w/ X$ ]) U# L1.5? ? ? ???确保空滤内部清洁,各焊接或连接部位密封可靠。5 L; a+ p( _ b ^+ t4 [ B, N 1.6? ? ? ???空滤器出气口为了保证密封,应用圆形管,并要求接口处有一凸缘和止口,以保证密封和不会松动。 U; E??[* m/ w3 I9 \2 d, b$ z3 r X 1.7? ? ? ???为了保养和清洁方便,在空滤器最底端部位要加装排尘袋,并保证排尘袋子不靠近污染大的地方。 % G/ Q8 ?3 ]0 y$ X: o w1.8? ? ? ???空滤器进出管走向避免肘关节现象。, I% \7 g9 I1 M | 2、? ? ? ? 中冷器: ( [/ Z2 y G A( d, w2.1根据发动机的有关技术参数先用理论计算公式初步确定中冷器的总散热面积,并在此基础上增加10%~15%的余量(计算公式及方法见附件1)。 7 p/ n2 j0 @# N1 o( c) G8 E2.2根据水冷散热器的外形尺寸及整车空间尺寸,确定最合理的中冷器芯体尺寸,并尽可能加大迎风面积。 D6 I t# g+ u* R/ D4 t2.3 为了提高进气效率,减少增压后的空气压降,应尽量使中冷器进、出气口内表面光滑,并保证各连接和圆角处无死角、急弯。还应考虑气室大小、形状对效率的影响。$ v* N7 ] w W 2.4 根据发动机增压后最大空气压力,确定中冷器密封试验的气压。欧Ⅱ发动机取250kPa,欧Ⅲ取300kPa,时间均为不低于2分钟。并保证中冷器进、出气管直径不能小于发动机的进、出气口直径。 4 t6 H2 j K+ r??I% q2.5 中冷器技术条件中应明确在生产、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确保内部清洁,无残留物。 ( O$ _ _0 L+ W; G3、? ? ? ? 管路: j* l A% b U8 \ H 3.1由于中冷器通常与水冷散热器一起通过软垫安装在车架上,而发动机也是通过悬置软垫固定在车架,考虑到两部分振动频率不一致,为了提高进气系统各接口不会由于振动产生松动及泄漏,因此各接口必须安装有一定伸缩量的弹性软管,两个硬管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管径的2倍。 3.2 考虑到增压后空气温度最多能高达200°C,压力最高可达到210kPa,为此所用弹性软管、钢管均必须确保满足以上工作要求。 4 {7 ^# N _* ^* [ G o2 s* ^8 H7 k3.3 所用软管必须确保内、外清洁,无残余物质,另外在运输及储藏过程中要进行密封和包装,以避免污染。 $ D- e- P) W, L; E, x3.4 另外用来夹紧软管的卡箍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防松性能,确保能在210kPa压力下正常工作,推荐T形卡箍。 ! C) @; N5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