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农村德育现状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德育现状思考

2016年度湘潭县教研论文 论文标题:当前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现状之思考 单 位: 湘潭县白石镇中心学校 姓 名: 言国兴 陈水波 联系电话: 当前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现状之思考 目前,农村教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作为长期工作在农村教育工作一线的普通老师,笔者感觉当前农村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有着令人堪忧的一面。 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体现在对自己和对他人、集体、社会的正确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 现在,农村中小学生最大的问题体现在难以正确认识自己并发展自己。认识自己,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哲学命题,但是,抛开复杂的哲学意义,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应该做到明确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错误,意识到各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而得到提高,能自主地接受教育。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被动地完成每天必要的任务或者干脆没有完成应该做的事情。走进农村中小学大部分课堂,那种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的现象几乎绝迹,作业布置下去后要么应付完成,要么干脆不完成,老师基本上也只能拿学生没辙。课余时间,很难发现学生有自我发展的现象。在教室,现在基本上看不到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更说不上练习书法、绘画,谈论文学、历史、时事成了永远的过去式。就能力而言,能够写一段通顺文字的学生只有凤毛麟角。我曾经让一个班级学生写一份符合要求的请假条,结果没有一张请假条合格。学生平时说话说个不停,但是,一到正式场合发言,大部分学生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唯唯诺诺,要么哑口无言。 因为无法把握自己,那么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树立集体荣誉感、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等道德素质就会大打折扣。在他人的关系处理上,我们学生大部分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情况在家庭中表现尤其明显。他们在家里基本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比如,学生会吵着父母给买手机,要超出一般水平的零花钱,要买高档服装,父母要是不答应,有的学生会拿出各种手段要挟父母并最终让父母屈服。在学校,学生背地里对老师一般都直呼其名,老师批评几句,就瞪眼睛耍态度。同学之间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经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将矛盾扩大化。在社会,我们收到的也是群众对青少年普遍的消极评价和深深忧虑。比如在农村同一个村组,我们的学生基本上不认识本地的长辈,见面打招呼便也无从说起。学生在一起一般无视他人存在,说话都是粗喉咙大嗓子,而且脏话连篇,不堪入耳。道路上的设施稍不牢固,不几天就会被学生破坏殆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近几年力度不可谓不大,群众对此普遍持欢迎态度,家庭垃圾基本上按要求进行了处理。但是,我们的学生却没有从中受到感染,道路两边的零食袋子就是学生一路留下的“风景”。 以上现象,若说是个别现象不足为怪,但,这些现象确实成为一种整体潮流,就不得不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忧虑了。在这背后,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下列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使得农村教育举步维艰。城乡发展的差距、居民家庭收入的差距打破了原有的教育生态平衡,使农村优秀生源和优秀师资流向城市,农村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城市教育尤其是民办教育的高度发展已成事实,确实引领着教育不断向前进步,一部分家庭条件比较好学习能力比较高的学生自然会择枝而栖,这是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最大无奈。农村教师扎根农村,在现实条件下,很难骄傲做人,心理上总会感觉有些无能无奈。 家庭教育的不如人意是农村中小学生素质不高的直接原因。在当前情况下,家庭教育的现状实在不能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 1、父母出外打工,众多中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父母出外打工,是维持家庭生计的必然选择。关键是,我们的父母没有利用打工这一事实对子女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我们在做留守儿童情况调查的时候,很多学生不知道父母身在何方,也不知道父母干什么职业,收入大概有多少,更不知道父母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怎样,由此可知父母在学生心中其实成为了一个模糊的印象,或者只是挣钱以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 2、爷爷奶奶的娇宠让中小学生自以为是天之骄子。因为历史原因,现在中小学生的爷爷奶奶普遍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他们对今天比较充裕的物质生活极为珍惜,不再愿意让晚辈受哪怕一丁点伤害。于是,所有的家务从不让我们的学生沾边,在学校学生挨了批评不愉快了,他们不但不能理解支持反而怪罪学校老师。看到孩子学习累了,他们会百般呵护并直呼读书太难太累。 3、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失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警惕。传统伦理道德要求子女无条件服从家长的教导,子女若对家长有任何不尊敬的态度或言行会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纠正,因此,子女对家长普遍心存敬畏,中国传统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