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河”的别解.docVIP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河”的别解.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河”的别解.doc

PAGE  PAGE 5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河”的别解   《关雎》为《诗经》305篇之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又为《关雎》首章之始,其中的“河”如何解释,《毛传》以后各种《诗经》注本、当今诸家通俗读物及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要么解释为“黄河”,要么不出注。不出注者,实际也默许为黄河。实际上,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河”解释为黄河,是有待商榷的。   首先,并非所有《诗经》中的“河”都专指黄河。除《关雎》外,《诗经》写到“河”的共有14首,分别为:《邶风?新台》,《?{风?柏舟》、《君子偕老》,《卫风?硕人》、《河广》,《王风?葛?》,《郑风?清人》,《魏风?伐檀》,《陈风?衡门》,《小雅?小曼》、《巧言》,《大雅?时迈》,《周颂?般》,《商颂?玄鸟》。《?{风?柏舟》的“河”解为黄河显然与事实有违。《?{风?柏舟》共两章: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髡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关于此诗主旨,方玉润《诗经原始》引姚际恒诗解曰:“当是贞妇有夫早死,其母欲嫁之,而誓死不愿之作。”傅斯年《诗经讲义稿》亦曰;“母氏欲其嫁一人,而自愿别嫁一人,以死矢之。”婚恋受阻,女主人公泛舟水上,以排遣心中郁闷,释放满腹忧伤,但惟有满目苍凉。《廊风》实乃《卫风》,为今河南濮阳、安阳一带的诗歌。卫国处于黄河下游,黄河流经此地气势如何,今天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通过与卫国地理环境近似的开封黄河景象想象其风韵。由于泥沙淤积,出郑州后,黄河河道甚为宽广,丰水期两岸之间不辨牛马,波涛滚滚,气势磅礴;枯水期则几乎断流,到处是裸漏沙地。黄河之水自古泥沙过半,浑浊不堪,泾渭分明和黄河千年一清之说非今人创造,实有渊源。《诗经?邶风?谷风》云:“泾以渭浊,浞浞其址。”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较之黄土高原其他支流含沙量要低,黄河的水质由此可见一斑。《左传》襄公八年云:“《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张衡《归田赋》云:“俟河清乎未期。”王粲《登楼赋》云:“俟河清其未极。”赵壹的《刺世疾邪赋》亦云:“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俟河之清”是文人亘古的悲叹,也是黄河亘古浑浊的铁证。《战国策?燕策一》及《韩非子?初见秦》皆云齐地势险要,有“清济浊河”之限,济水与黄河皆为齐国屏障,河水因混浊而有浊河之名。由于大量泥沙淤积,黄河下游滩涂宽广,通航甚难,加之河水浑浊,四望苍黄,泛舟黄河以驱除心中的郁闷,慰藉受伤的心灵,恐是亘古未闻之事。   先秦、秦汉人习惯将鄂尔多斯以下流经诸夏境内之黄河分别称作西河、南河、东河,如《礼记?王制》云:“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自柬河至于束海,千里而遥。自束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孟子?万章》亦称“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黄河既能以“某河”分段名之,“河”理所当然由专名演化为一般泛指。《庄子?外物》任公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垂钓东海,得鱼,使得“涮河之东,苍梧以北,莫不厌鱼者”,司马贞《史记索隐》云:“韦昭云:‘浙江在今钱塘’……《庄子》所谓‘涮河’,即其水也”。司马相如《大人赋》曰:“遍览八舷而观四荒兮,劫渡九江而越五河。”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颜师古云:“五色之河也。《仙经》云紫、碧、绛、青、黄之河也。”山河作为两种最常见的地理自然样式,经常对举,进而成为国家的代名词。如《诗经??{风?君子偕老》云:“委委佗佗,如山如河。”《庄子?秋水》云:“是犹使蚁负山,商?i驰河也,必不胜任矣。”贾谊《过秦论》云:“(秦国)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伏,弱国入朝。”诸处山河对举,山非特指,如果将河解释为黄河,则过于牵强。黄河之朊以称为“黄河”,实乃由战国时期“浊河”演化而来,裴?《史记集解》引西晋学者晋灼曰:“齐西有平原。河水东北过高唐,高唐即平原也。孟津号黄河,故曰浊河。”黄河之名最早出现,见于《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高祖刘邦登基,与功臣盟誓,据此类推,黄河得名至迟不会晚于秦末。但两汉各种典籍言及黄河,绝大多数统称为“河”,直至魏晋之后,黄河之名才普及开来。   其次,该诗出自《诗经》“国风”《周南》,而《周南》、《召南》是南音,所载皆为江汉汝水流域民歌,而非黄河流域民歌。西周国都丰镐,因是天子所居地故称“宗周”;周公旦摄政时所建东都洛邑因是天下统治中心而号曰“成周”,西都宗周和东都成周二邦城畿相连,号称“邦畿千里”。《诗经》“十五国风”有“王风”,乃成周王城一带民歌。王城在成周附近,因平王东迁修筑宫室而得名,与成周实为一地。朱熹《诗集传》云:“王,谓周东都洛邑王城畿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