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子.水地》与古代水文化.doc
PAGE
PAGE 7
《管子.水地》与古代水文化
水在大地之间,无处不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文明之源。尼罗河孕育出古埃及文明,恒河孕育出古印度文明,而黄河则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由此产生了许多以水解释生命和宇宙起源的诗篇、神话和传说。《管于?水地》是一篇关于水的专论,但其重点并不在水的自然特性和地理分布,而是试图用水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对了解古代的水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原之水
近代以来,学者对《管子?水地》的注意,受到古希腊哲学的影响,以为《水地》提出了“水为万物本原”的思想,与西方哲学具有相同之处。从《水地》篇来看,它首先认为地是万物的本原,水是地的血气,犹如人的血脉中流淌的血液。水可以聚集于江河湖泊,流人大海,也可以飘荡在太空,散落于大地,凝聚成冰霜雪雨,隐藏于万物之中,草木因水而丰茂,鸟兽因水而形体肥大、羽毛丰满。所以,《水地》最后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
什么叫本原?本是木的根,原是水的源。本原就是事物的起源。西方泰勒斯是自然哲学家,他直接面对自然进行思考,所表现出的是一种理性思维,试图寻找万物的统一性。而中国古代思想中对“本原”的运用更多地带有隐喻性,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如果把《水地》也看成是寻找万物的统一性,则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如开篇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最后却以同样的语言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在没有更多解释和说明的情况下,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看,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在泰勒斯那里,“水是万物本原”的命题,不管是如何简单和幼稚,它由个体性的思想演化为古希腊哲学的主流,成为思辨的开端。按照黑格尔的说法:“他这个命题,是哲学命题;哲学是从这个命题开始的,因为藉着这个命题,才意识到‘一’是本质、真实、唯一自在自为的存在体。”也就是说,从此古希腊人开始摆脱日常生活的图景,进入纯概念的思辨领域,开始哲学的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实在被哲学意义上的实在扬弃了,“一切古代哲学中所讲的是关于概念方面的变化”,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变化。
但是,中国古代思想一直没有脱离日常生活世界,而且强调日常生活。同样,《水地》所表达的思想并没有成为一种哲学的开端,没有生发出一种哲学传统,因为它并非寻找世界的统一性,而是从感性的、猜测性的角度论述了水对万物产生、生长所发挥的作用。由此可窥中西思想发展的差别。
德性之水
水在自然界中具有丰富的形态,随顺而流,由高就低,无常形,无成势,清澈见底,澄明如镜。正是这些,给予人丰富的联想,尤其在古代思想家那里成为道德和正义的象征。
由于《水地》认为水与人的道德品性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因此《水地》提出“圣人之治于世也,不人告也,不户说也,其枢在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不同,人的品性也不同。齐地的水流湍急,所以齐民贪粗而好勇;楚地的水柔弱而清澈,所以其民轻果而敢;越地的水混浊而且向外浸润,所以越国人愚昧而好嫉妒;秦地的水浓聚迟缓而且淤浊混杂,所以秦国的人贪暴奸诈而好杀;晋地的水枯涩混浊,淤滞混杂,因此晋国的人阿谀奉承而暗藏奸诈,乖巧奸佞而好财尚利;燕地的水聚集于低洼而且柔弱,沉滞混杂,因此燕国的人愚朴刚直而忠诚坚贞,容易激动而不怕死;宋地的水轻缓强劲而清澈,所以宋国人淳朴平易而祟,尚正直。圣人施行教化,就是根据各地水性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
君子能从对水的观察中体悟出道德的意蕴,这同《水地》的思想脉络是一致的。《水地》体现出古人的一种思维模式,对人生智慧的领悟可以通过对自然瑰象的观察获得,自然事物可以体现或具有与人类相似的价值观念、道德品性。著名汉学家艾兰在《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中说:“从这种最常见与最多变的自然现象的沉思冥想中,中国人找到了对生命基本原则的理解,这一原则不仅体现于物质世界也适用于人类社会。所以水成了抽象概念底部的一个本喻,它构成了社会与伦理价值体系的基石。”水不一定是中国早期哲学的本喻,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确对自然抱有一种亲近的态度,愿意把自己的生命融人到对自然的体验中去。
生命之水
也许是观察到人的生命离不开水,《水地》不仅认为自然界的草木鸟兽中凝结着水,而且说:“人,水也。”人类生命的孕育,是从男女精气交合开始,由水流布而成胎儿,三个月能含受五味,五味主五藏,五藏具备后产生五内,继而又发育出九窍,五个月成形,十个月而生。这就是《水地》对人的生命产生过程的描述,水在其中无疑是独特而重要的因素。对人的生命形成过程的描述,又见于《文子?九守篇》和《淮南子?精神训》,二者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