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教学设计.doc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教学设计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 学校:永兴实验小学 教师:庞卓婕 授课时间:2012年2月23日 课题 2* 丝绸之路课型阅读课第几课时共1课时教学目标(三维)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古朴、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贸、芝麻、精神饱满、美轮美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教学重点与 难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与 手段本文是略读课文,应该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学时先让学生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交流。使用教材的 构想一、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历史上东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所作的重大贡献; 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第1页(总7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你们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 2、这篇课文的题目为《丝绸之路》,看了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引导:什么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丝绸之路上看看,好,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课文之中。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这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自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 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⑴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⑵ 集体讨论,小组相互补充。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教师小结进入课题。 (作者先描写了陕西西安市的巨型浮雕,然后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最后遐想不同两国互赠礼品的友好场面) 第2页(总7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三、感悟课文,积累语言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⑴ 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⑵ 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 ⑶ 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 (二)学习3~7自然段: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 ⑴ 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 ⑵ 从“日夜兼程”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 ⑶ 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2、全班交流: 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 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使同学们知道我国被外国人称为“丝绸之国”,中国丝绸在外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第3页(总7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⑷ 从“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小结: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所付出的艰辛,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4、指导学生认识过渡段并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⑶ 设计提问: 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即前半部分讲的是上面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后半部分则和下面自然段的内容有关,我 ⑴ 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 ⑵ 全班交流: 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疑问句“中国丝绸究竟是怎样运到欧洲去的呢?”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话回答并解释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