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郑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河海大学.doc

郑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河海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河海大学

郑州大学《古建筑中的力学原理》课程论文 PAGE  -  PAGE 4 - 中国古建筑的桥梁建筑 一、概述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力学的多样性也反映在古建筑结构力学研究。桥梁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个辉煌的篇章。桥者,水梁也。河流是孕育人类的摇篮,世界古代各大文明无不以河流域为发源地。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道纵横交错,有著名的黄河、长江以及珠江等流域,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建造了数以万计的桥梁,它们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辉煌的桥梁成就在东西方桥梁史中占有崇高地位,为世人所公认。中国桥梁建设始于殷商到西周,发展于战国到秦汉,鼎盛在南北朝到宋朝。中国桥梁主要包括浮桥、梁桥、索桥、拱桥等四大类型,其中拱桥以材料划分又可分为石拱桥与木拱桥,中国古代辉煌的桥梁成就在东西方桥梁史中占有崇高地位,为世人所公认。从距今1400多年的河北的赵州桥到距今400多年的颐和园的玉带桥,从名扬中外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到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无不渗透出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二、举例分析 (一)河北的赵州桥(如图1),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国际历史土木工程里程碑”。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古人称赞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早在七十多年前,梁思成先生经过实地勘察和计算后惊讶地说:“赵州桥结构所取的方式,对于工程力学方面竟有非常的了解——表现出一种极近代化的进步的工程精神。”它是一座单孔弧形敞肩拱石桥,全长64.4米,拱顶宽9.6米,跨径37.02米,弧矢(拱顶到两拱脚的连线)高度是7.23米。直到1958年,它一直是我国跨度最大的石拱桥,且至今仍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拱肩加拱这一“敞肩拱”法的运用,是世界桥梁之首创及赵州桥最独特之处。真正的敞肩圆拱,在西方迟至十九世纪才出现。在欧洲,直到1883年,法国在亚哥河上修建的安顿尼特铁路石拱桥和卢森堡建造的大石桥,才揭开欧洲建造大跨度敞肩拱桥的序幕,比赵州桥晚了近1300年。知道赵州桥的西方桥梁专家也都认为,赵州桥敞肩拱建筑,堪称现代许多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祖先,开了一代桥风。 赵州桥的建筑特点:(1)伏拱敞肩:大拱两端上方各有两个小拱——称伏拱。挖去部分填肩材料,称敞肩。伏拱敞肩有几大益处:第一,减轻了桥身自重,大约节省了一百八十立方米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也减轻了桥身对桥台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使桥身变轻巧,下部结构变简单。第二,敞肩的四个小拱在洪灾时能起到很好的泄洪作用,据桥梁专家推算,大约可增加过水面积16.5%。当河流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流过,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第三,通过敞肩调整荷载分布,是恒载压力线和大拱的轴线极为接近,拱的构造经济合理。(2)坦拱:赵州桥采用了现代桥梁学上的所谓坦拱,桥跨度大而弧形平,既可以增大排水功能,又使桥面坡度平缓,便于车马往来,还可以节省工料。(3)采用天然地基上浅基础:按常理推断,赵州桥的坦拱形式,对桥台和低级的要求较高。许多人猜测赵州桥的桥台肯定会采用长后座型式的基础,还可能有桩基。然而,桥梁专家们在对赵州桥进行人工坑探后发现,赵州桥的桥台是厚度仅1.549米的既浅又小的普通矩形,桥台直接安放在轻亚粘土与亚粘土组成的第四纪冲积层上,这种天然地基土质均匀稳定,完全能承受大桥的荷载。这充分体现了以李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匠师的全局设计思想。 图1 赵州桥 赵州桥对我国各地桥梁的建造影响很大。在中外桥梁史上,赵州桥占有突出地位,赵州桥建成700多年后,欧洲才出现类似的石拱桥,如14世纪法国的赛雷桥,但在一百八十年前早已毁坏。赵州桥至今已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历经强烈地震,任凭风吹雨打,仍屹立于洨河上。 (二)在宋代张择端的工笔界画长卷《清明上河图》中,最精彩的一幕莫过于汴河上繁华热闹的过桥盛况。宛若长虹的桥梁飞架在汴河上方,桥上交通繁忙,轿子、 HYPERLINK /tag/2/niuch-865/1.html \t _blank 牛车、人力车络绎不绝。栏杆内两边搭建了摊贩桥市,小贩们争相招揽路人,十分热闹。许多人正在凭栏观看桥下一条逆水而上的木船,那艘大船更体现出当时高超的造船技术,作者对它的描绘也更加不遗余力:船只正要穿桥而过,但不知什么原因,桅杆还没有放下,眼看船头就要撞上虹桥了,这一下,船工们大为紧张,有的死死撑住船舷,不让船只撞上桥梁,有的用竹竿抵住桥洞,以免湍急的河水冲偏了航道,一些身手矫健的则立刻去降下桅杆,以便船只能顺利通过桥洞。桥上、邻船上的人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