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二中实用类文本阅读.docx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远二中实用类文本阅读

 PAGE \* MERGEFORMAT 11 定远二中实用类文本阅读(五)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李永革:修故宫的人 李永革所在的修缮技艺部位于故宫的外西路。他的老式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民国时代的故宫全景图,桌上是宫殿建筑的烫样和鎏金斗拱的模型。李永革一头白发,穿着衬衣和布鞋。“我1985年29岁的时候就坐在这个位置上了。”李永革说。他1975年从部队退役后来到故宫,当了10年的木匠,然后因为工作出色成了修缮技艺部的副主任。他是“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现在负责技艺传承工作。 建国以后,故宫经历了三次大修。故宫大修现场和外面工地有个明显的区别:这里没有 起重机,遇到人力无法运送的木料时,工人们会使用百年不变的工具——滑轮组。故宫修缮,尊重着“四原”原则,即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型制。 身为新中国故宫修缮的第三代工匠,李永革从一名木匠成长为古建筑维修专家的经历显得难能可贵。1981年故宫维修东南角楼,李永革主动报名。等到后来修西南角楼的时候,李永革已经从参与人员变成了主管领导。他不断钻研,逐渐成为通晓整个官式营造技艺体系的专家。 2006到2008年故宫太和殿的修缮是李永革主持过的最重要的一项工程。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最显要的位置,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古代建筑物。这个工程也是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代表作。 在当时,如此大规模的保护维修是太和殿重建300多年来首次。最能体现大修难度的便是瓦作中“苫背”的环节。“苫背”是指在房顶做灰背的过程,它相当于为木建筑添上防水层。太和殿当时出现屋顶瓦面塌陷的状况,为了探查原因,李永革带着施工队伍揭开屋顶上檐东西两山面进行检查,结果就有了意外发现:根据《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的记载,专家此前都一致认为最高等级建筑的太和殿的屋面苫背也应该为最高规制,所以维修方案中选了铅背的做法。但事实上太和殿屋面苫背采用了最简单的苫背材料与方法。改不改方案?李永革想起师父赵崇茂退休前,塞给他的一张纸条,上面就十个字:“勿要一得自矜,浅尝辄止。”修古建筑是一辈子的事儿,每次都有没见过的东西,故宫的规矩就是遵守和尊重。最终,李永革保留了这种“返璞归真”的做法。他甚至仔细检测了桐油灰“秘方”,最大限度地复原了康熙年间的配置。 彩画绘制是太和殿维修工程的重点和亮点。施工前李永革带着同事们多次到现场勘查并与老照片对比,确定要重做外檐彩画,重现历史风貌。“为了保证重做彩画的原真性,我们采用了一种名为‘套起’的方法进行绘制。套起是基本没有创造的,与复制的意义相似。太和殿外檐彩画大部分是根据内檐相应位置木构件上彩画的拓片起的谱子。”李永革介绍说。 2008年,当太和殿去掉围挡,重新以威严壮观的面貌展现在游客面前的时候,李永革还在忙着撰写《太和殿维修工程施工纪实》。他曾经去日本奈良的药师寺参观,那座建于公元680年的寺庙存留下来1000多本维修笔记让他深受触动。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太和殿经过大大小小6次修缮。在2008年之前唯一可查的详细记录,仍然是康熙年间写下的那本《太和殿维修纪事》。 李永革从来都觉得精力旺盛,直到有天爬高的时候觉得有些吃力,他意识到自己不再年轻了。为了将传承脉络理顺,也为了了却许多人的心愿,2005年,李永革在故宫搞了第一次隆重的拜师仪式,第二代工匠和第三代工匠正式确立师徒关系;2007年,李永革又组织了第二次拜师,从参与故宫第三次大修的工程队伍中选了10个不错的苗子让第三代工匠带着来学习。 李永革心里还有一个计划。他要效仿第一代故宫木匠的入宫模式——1952年,故宫工程队成立。李永革说起梦想,显得挺激动,“现如今,我这一批都是60岁,还能卖几年力气。我们需要的是尽快教会手艺人什么是故宫规矩。”李永革最近几年全国各地跑修缮工地,亲眼目睹过外来施工队伍里一些“昨天还在地里种白菜,今天就来修文物”的工人极不专业的操作。李永革最担心的就是这种情况会出现在故宫里。“到时故宫就不是故宫了,我们要给子孙留下的是真东西,不是假文物。”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太和殿的修缮是李永革主持的一项重要工程,难度大、要求高,集中体现了官式古建筑营造传统技艺,对他的职业生涯有深远影响。 B.在太和殿绘制彩画时,李永革根据内檐相应位置木构件上彩画的拓片起的谱子,复制出了太和殿外檐彩画,保证了彩画的美观艳丽。 C.当太和殿重新以威严壮观的面貌向游客开放后,为了纪念太和殿重建以来首次大规模的保护维修,李永革撰写了《太和殿维修工程施工纪实》。 D.为了官式营造技艺的传承和理顺师徒传承脉络,李永革于2005年和2007年在故宫组织了两次隆重的拜师仪式,了却了许多人的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