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五讲中国古代斗栱.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讲中国古代斗栱

第十五讲 中国古代斗栱 ;;一 概述 1 基本概念 斗栱又称斗科、栾栌、欂栌,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大木构件。;斗拱一般用于高级的官式建筑中,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控制构件,宋《营造法式》以及清《工部工程则例》都是依据斗拱的某些构件尺寸来确定建筑的整体处理的。; 斗栱按位置分为三类:  柱头科:在柱头之上的斗栱,《营造法式》称为柱头铺作。  平身科:在柱间额枋上的斗栱,《营造法式》称为补间铺作。   ; 3 斗栱的历史: 斗栱的形象最早见于周代铜器,《论语》中的“山节藻棁 ”应是最早对斗栱的描述。斗栱早期主要支承挑出部分檐口屋顶的重量并把它传递到柱上,但后期结构功能弱化,主要起装饰作用。 斗栱的发展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 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 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 ; 斗拱 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拱、翘及斜置的昂组成。;;栱 栱是置于坐斗口内或跳上的短横木。栱的名称依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凡是向内外出跳的栱,清式叫翘(华栱或卷头)。 1 瓜栱(宋称瓜子栱):跳头上第一层横栱 2 万栱(慢栱):跳头上第二层横栱 3 厢栱(令栱):最外跳在挑檐檩下的 ,最内跳在天花枋下的 4 正心瓜栱(泥道栱)正出坐斗左右的 第一层横栱。 5 正心万栱:(慢栱)正出坐斗左右的 第二层横栱。 ;单栱:坐斗口内或跳头上只置一层栱的,二层的叫重栱。 偷心造 跳头上不置横栱的称为偷心造,常用于唐宋建筑。 计心造 跳头上置横栱的称为计心造,金、元以后常用。 昂 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由上下昂之分。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上昂 在铺作层数多而高,但挑出需要尽量小的 要求下,头低尾高的 上昂可在较短的 出跳距离内取得挑的 更高的 效果,只用于里跳。 ;宋《营造法式》用材等级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