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材分析
第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材分析
?
??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有相等关系,也有不等关系.相等关系是相对的、局部的,而不等关系却是普遍的、绝对的.不等式是现实世界中不等量关系在数学上表现形式,不等式的知识也是研究方程、函数和其他数学分支的重要工具,因此不等式也成为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不等式中最基础且在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它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的必备知识,所以我们研究不等式从一元一次不等式开始.本章内容编排线索为:在有理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学习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了不等式性质的依据,将一元一次不等式变形,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就变得可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是本章内容中数形结合、求不等式组的解的直观和有效办法.课本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实际应用上加大了篇幅,突出了用不等式建模解决问题的思想,重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3.1???认识不等式?????????????????????????????????1课时?
3.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课时?
3.3???一元一次不等式?????????????????????????3课时
3.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课时?
复习、评估3课时,机动使用1课时,合计11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
本章教学要求?
①?通过合作学习,同学间共同探索、相互启发,理解不等式的有关概念,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②?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的意义,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
法;?
?③会利用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较熟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比较,进一步理解两者的异同,尤其是不等式两边同除以一个负数的情况.同时通过对比方程与不等式、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理解类比的方法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途径;?④?会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组),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理解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是问题解决的有效数学模型,体会数学有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章编写特点?
(1)?选择学生有兴趣的材料,丰富数学课程内容的领域?
????????本章编写选择了大量联系实际、学生又感兴趣的材料:如导火索
的长度与人安全离开距离;小水电站的水位与正常发电要求;计算机光盘容量与文件储存个数;知识竞赛的计分办法;电梯搬运货物等等.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丰富了数学课程的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知识面,也使学生体会到不等式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常见的数学模型,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2)?采用前后对比的手法,培养学生有联系的学习,容易形成知识网络?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两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采用列表对比的方式既可以复习旧知识,理解掌握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途径.如方程与不等式、等式的性质与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等,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知识网络形成.?
(3)?充分发挥数轴在解不等式中的工具作用,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与原浙江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不同,新教材在“认识不等式”一节中就开始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并自始至终贯彻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为后面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及利用数轴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打下坚实的基础。
(4)?师生互动,探索新知,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套教科书在各个环节中,都着重让学生亲自探索、理解,本章继续保持这种特点,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索中理清脉络,概括小结知识要点.如3.2节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比较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并明确指出用列表法对比;3.4节的探究活动概括不等式组的解的四种情况,通过数形结合的有效途径掌握求交集(公共部分)的方法.在师生互动,合作交流中增强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分析、思考得到结论,与人交流互相补充、完善过程,从而体验成功快乐。
?三、教学建议?
???(1)可充分利用课本中丰富、生动的素材,从扩大知识面、引起学生兴趣的角度加以阐述,让学生真正体验在现实世界中不等式是常用的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并创造性地结合学生实际,在各节创设生动而有趣的情境,变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不断在创设情境中提出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另外,该让学生研讨的地方也不要图方便而教师一讲到底,导致学生失去与人合作、交流锻练的机会。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