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施意见及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用)
大纲说明
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性状,以及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与人体间相互关系(感染与免疫的机理), 特异性诊断和预防的科学。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有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及从事由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医学微生物学研究范围广、发展速度快,既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机能,又涉及它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内容丰富,机理复杂,它不仅为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等基础课打基础,也与临床各学科紧密联系。因此,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掌握引起常见病、多发病的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在学习中要注意把所学的免疫学知识及其他基础知识与微生物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
三、教学方法、手段和特点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堂理论讲授,应用声像图表,能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相关内容,使学生学习时能正确理解、掌握所学的内容,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编写教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四、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主要根据第五版医学微生物学本科教材的内容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而进行编写。今就其中若干主要问题说明如下:
1、本大纲所列内容,多指医学本科(五年制)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也是讲课的依据。为使学生便于掌握重点,分三级提出要求:即掌握、熟悉和了解。
2、教师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各自特点、专长及对象的不同适当机动掌握,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作某些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的段落按二000年全国统编医学微生物学教材第五版,其大体次序是: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在实际教学时,各章节的顺序也可以按照实际需要适当进行调整。
四、教学时数为80-90学时,理论课时为54-60学时,实验课时为26-30学时,详见“教学时数安排表”。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参加编写人员:马廉兰 李绣辉 谢水祥 张文平 钟有添
江惟苏 刘志春 曹镐禄 李娟 王小丽
绪言及 第一篇 1至7章 (细菌学总论)
基本要求:
1、掌握微生物、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医学微生物的性质、分类、地位、内容和范围。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及人体的分布,以及微生物与人类和其它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质粒的概念,种类及其作用;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常用细菌形态学检查方法。熟悉细菌的基本形态。了解细菌的大小、结构及其功能,细菌的理化性质、营养类型。
3、掌握细菌的新陈代谢规律和生长条件。了解细菌的培养方法及其实际意义,
4、掌握变异的机理。熟悉细菌的变异现象及变异的实际意义。
5、熟悉掌握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及无菌操作、噬菌体的概念。理、化及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6、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病原菌的概念,病原微生物致病的物质基础及其机理,宿主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抗感染免疫的机理。熟悉感染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结局。
绪言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1、微生物的概念。
2、病原微生物和条件致病性微生物的概念。
(二)熟悉
1、医学微生物学及其研究的对象 。
2、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
(三)了解
微生物在自然界及人体的分布,以及微生物与人类和其它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微生物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微生物学发展史。
【教学内容】
1、微生物的概念、种类、分布;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微生物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微生物学发展史:经验时期、实验时期、(郭霍法则),现代微生物时期各阶段的主要成就与贡献。
3、医学微生物学及其研究的对象,我国在医学微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今后努力的方向。
4、医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一篇 细菌学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细菌的基本形态与基本结构。
2、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不同点及其意义。
3、荚膜、鞭毛、菌毛、芽胞等的概念及医学意义。
(二)熟悉
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
(三)了解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教学内容】
1、细菌的概念、大小与测量单位,细菌的外形,排列方式与细菌分类。
2、细菌的基本结构。
3、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其医学意义。细胞壁的功能。细胞壁缺陷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一级造价师-土建案例-陈江潮精讲班完整讲义.pdf
- 第一册: 标准设计与典型造价 V3.0版 智能配电站.pdf
- 第二课性骚扰的危害 课件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doc
- 【国家标准】GB14759-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牛磺酸.pdf
- 2020年广西防城港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前列腺癌的基础知识.pptx
- 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版).docx VIP
- 2025年中国空调离合器皮带轮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IT运维管理:ITIL先锋论坛—DevOps来了运维如何改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