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筒前跃动着晶亮的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话筒前跃动着晶亮的心.doc

话筒前跃动着晶亮的心   编者按:10年前,即1993年7月,本刊在《新闻人物》专栏里发表了一篇文章《我是一片淡淡的小茶叶――一位电台节目主持人的自述》,读来感人至深。这位主持人就是10年后的今天,在同样一本杂志同样一个专栏里的同一个主人公――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何晓明(小茗)。然而,令人扼腕、叹息不已的是,10年前后的这“两个”小茗,竟生离死别、阴阳永隔,“淡淡的小茶叶”已然随风而逝!然而,这片“小茶叶”幽香不去,飘洒人间。在新闻界大力倡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时候,小茗就是我们的一个楷模,伴随着传媒同仁,心怀百姓、走向实际、深入生活,笔端伸向社会,镜头对准基层,版面留给群众。   2002年12月24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而对上海传媒界来说,这一天却被蒙上了沉沉的阴影。   中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节目主持人何晓明(播音名小茗)从嘉定开车到广播大厦上班途中,行至外环线时,因发生四车追尾的交通事故,不幸因公遇难,41岁的生命里程倏然终结!   噩耗传来,同仁无不为之悲痛!此事立即引起社会上的强烈反应。从第二天起,新闻频率陆续接到的悼念电话数以千计,其中,要求参加小茗追悼会登记的就达三百多人。来电中有学生、干部、工人等各行各业的听众,其中不少是下岗职工、残疾人员和离退休老人。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众仁老人乐园的部分干部和老人,在电台的新闻里听到小茗遇车祸身亡的消息后,一个个老泪纵横,泣成一片。一位小茗的热心听众来电说:“小茗走了,我们都深感震惊和悲痛,大家准备自发举行一个追思会。”曾经接受过小茗长期资助的大学毕业生沈越非闻讯后悲痛欲绝,她说:“我从来没见爸爸哭过,这次听说小茗走了,爸爸和妈妈都失声痛哭,说报答恩人没有机会了。我抱着小茗的赠书和她寄来的十几张汇款条哭了一夜。”一位盲人在电话中说:“我是小茗的忠实听众,我的精神生活离不开小茗。虽然我无法看到小茗,但是我一定要参加她的追悼会,表达自己的哀思。”有一位听众将他保存的小茗工作照复印了一百张,表示在追悼会当天要发给大家。   还有的听众自发在网上建立了小茗的纪念网页:“永远谢谢您,感激您”。一位署名方蕊的听众在来信中写道:“我们为失去小茗这样一位广受听众喜爱的主持人而痛心、难过。你有千千万万的听众永远想念你。”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上海慈善基金会、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等单位送来花圈;辽宁省妇女联合会、小茗生前曾经工作过的辽宁人民广播电台也专门发来唁电,并派专人参加追悼会。   一位普通的电台节目主持人的去世,为什么会引起社会上如此强烈的反响?让我们打开小茗的人生履历。      挑战自我 超越自我      小茗出生在辽宁,学生时代起就向往崇高的新闻事业。她刻苦自学,获得大学文凭后,一时没能进入新闻单位工作,就先后到《老同志之友》杂志、《农民报》等单位干了一年多义工,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了40多篇文章。1987年底,她听说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今日大观园》节目将招聘一名编采播合一的节目主持人,考虑到自己没有主持节目的经历,就请姐姐、姐夫每天晚上陪她到《北斗歌舞厅》实习主持歌舞节目。2个月的主持实践和她40多篇的报刊文章,使她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终于实现了从事新闻工作的夙愿。   爱岗敬业,奋发进取,是小茗矢志不移的信念。在辽宁电台节目主持人兼记者的岗位上,她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几年下来,在电台采编播合一这一行当中,成为“当家花旦”,节目多次获奖。   有一年秋天,电台派以小茗为首的4人小组到北京采访侯宝林、田华等著名艺术家,本来约好下午1点上门采访,没想到12点多钟下起了特大暴雨,组里有人提议,能否给侯老打个电话另约时间。小茗坚决不同意,她说:“侯老那么大年龄了,平时活动又多,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已经很不容易,你们不去,我去。”说完就往外走,组里的一个小伙子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于是跟她一头扎进了瓢泼大雨中,等采访回来,两人已经变成了“落汤鸡”。但是小茗却为采访的成功而兴奋不已。   有一次,沈阳市发生了一件罕见的儿童虐待案,不少媒体的记者因种种原因采访没有结果。可小茗不甘心,费尽口舌,以自己的爱心感动了孩子,终于采写成录音报道《可怜天下女儿心》。该作品先后获得辽宁省广播一等奖和全国广播二等奖。由于小茗的不懈努力,她主持的《今日大观园》节目也成为辽宁电台的名牌节目,在当地引起了热烈反响。   1992年6月初,听众听说正是“大红大紫”的小茗要离开沈阳南下到上海电台工作,都舍不得她走。就在小茗出发的时候,许多闻讯赶来的听众依依不舍地到火车站送行,场面十分感人。一位小听众送给她一瓶子幸运星祝她好运,一位老听众背来一袋大米,说是怕小茗在南方吃不到家乡的香米饭。这一切,使小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用心与听众约会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